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地道台灣菜 寶島廚師成關鍵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有些台灣小吃進入大陸市場後需適當改良,才可讓民眾接受。以棺材板為例 ,食物名稱已嚇退許多食客。

 阿瓊姐的失敗讓後進入者看到:口味地道決定一家餐飲店的成敗。陳村金表示,台灣的烹飪技術直接與大陸調味料結合無法做出好味道。不少餐廳為做出地道台灣菜,只好花高價錢買來台灣調味料或從台灣托運過來。

 目前,已在廈門「屹立」多年的羊公館、福樓、比哥雞排等正宗台灣美食店除了主要食材在大陸採購外,輔料和調味料均購自台灣。但由於運費成本高,不少台灣餐廳考慮向外擴大經營時常有所顧忌。比哥雞排去年在廈門已開5家連鎖店,但因原料運輸成本問題,遲遲未向福建省外進軍。

 為保台灣美食口味地道,如今的台灣餐廳不僅遠到台灣採購食材,家家還備有至少一位台灣廚師。羊公館老闆吳宗鴻認為,一位真正了解台灣料理的廚師往往要有7年以上的資歷,才能對台灣菜的烹飪方法靈活運用。一位優秀的台灣廚師能將本地食材烹飪出台灣的味道,也能在大陸口味和台灣菜的傳統中尋找到平衡。

夾縫求生 招牌菜成利器

 記者注意到,上世紀90年代末,北方火鍋品牌小肥羊強勢進入南方市場,讓台灣美食界第一次遭遇強勁的大陸本土對手。本地的食客「喜新厭舊」,都搶著去小肥羊排隊吃飯。紅火的清粥小菜和陳村金的姜母鴨遭受巨大衝擊。陳村金說,「當時每天的客源突然驟減了至少30%。」

 「既然姜母鴨在福建不新鮮了,那就將店開到沒有姜母鴨的地方。」陳村金馬上把市場的眼光從福建轉到省外。此後他在大陸各省大刀闊斧開連鎖店,最鼎盛時可達100多家。

 陳村金稱,要想在市場存活,一定要有別家難以複製的招牌菜。據初步統計,自台灣美食進入廈門以來,曾經出現過的台灣餐廳多達50家,但目前佔有一席之地的,僅有羊公館和福樓二家。前者以羊肉爐吸引到廈遊客,後者的台南擔仔麵聲名遠揚。這些皆是保留傳統後,依據飲食風尚變化再創新的菜式,菜譜亦和剛到廈門時大有不同。陳村金認為,失去特色的台灣餐館若後續沒有強大的資金「補血」,僅靠斷斷續續的客源,不超過3年將被市場淘汰。

相關新聞
台美食攻大陸 水土不服屢折翼 (2011-02-06) (圖)
地道台灣菜 寶島廚師成關鍵 (2011-02-06) (圖)
廈門轉角皆山寨 「台灣」牌被濫用 (2011-02-06) (圖)
試水大陸十載 台商嘆盈利難 (2011-02-06) (圖)
5800萬守望小天使:爸媽,春節能回家嗎? (2011-02-02) (圖)
一年見一面 最令人心酸的新年願望 (2011-02-02) (圖)
孤雛憑欄盼母歸 老師心疼淚滿面 (2011-02-02) (圖)
品學兼優學生 一提「媽媽」變沉默 (2011-02-02) (圖)
惡警橫行頻「突檢」華商損失超10億 (2011-02-02) (圖)
當地警界收入減 害群馬黑手伸外商 (2011-02-02) (圖)
部分浙商轉戰中歐他國 (2011-02-02) (圖)
富豪成立信託基金管資產 本港業界新財路 (2011-01-31) (圖)
什麼人適合成立信託基金 (2011-01-31)
本港家族企業爭產案例 (2011-01-31)
專家解讀:學者:家族企業利長遠發展 (2011-01-31)
信託產品漸趨平民化 (2011-01-31)
小資料:何謂信託? (2011-01-31)
信託基金也非萬能 (2011-01-31)
富二代「吃苦教育」漸成風氣 (2011-01-31) (圖)
美國80%巨企屬家族企業 (2011-01-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