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
在中國傳統的兔年春節期間,在上周五備受期待的匯率政策報告中,美國財政部(U.S. Treasury)沒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對中國而言,這是個喜憂參半的消息。畢竟,經過數月推遲,美國財政部終於承認中國沒有操縱貨幣匯率,並且以客觀的數據強調中國人民幣對美元一直在升值。考慮到中國高於美國的通脹率,人民幣的實際升值幅度更大。
匯率死結源於美國人心結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緩解。相反,人民幣匯率反而成為中美兩強糾結的博弈死結。金融危機之前,中美關係的主要矛盾是意識形態衝突、台灣、西藏問題以及貿易爭端;金融危機之後,則是貿易爭端和地緣衝突彰顯。這凸顯中美兩國實力對比異變的時代特點。值得一提的是,當人民幣匯率成為中美兩國的博弈死結時,其實死結是由美國人的心結所致,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在奧巴馬本人看來,糾結於這個死結也是基於美國內政的無奈。在其任內,這是奧巴馬政府發表的第四份報告,每次報告美財政部均稱沒有發現中國有操縱貨幣以獲取不公平的貿易優勢。這意味著,白宮明晰人民幣匯率不是困擾中美兩國的「問題」,純粹是美國國會挑起的「主義」——即以人民幣匯率為美國經濟不振和高失業率尋找替罪羊,並以此延緩中國經濟發展速度。
基於美國政黨政治下白宮和國會相互制衡的國情,白宮無論出於內政選舉的需要還是對華外交博弈的訴求,人民幣匯率就成為最有效的外交利器,在對華關係中時而「問題」時而「主義」,期冀以此獲得外交利益和安撫國內政客和民眾。應該說,奧巴馬政府的人民幣匯率遊戲玩得很是爐火純青:外交層面,人民幣在穩健升值,得到了中國方面的匯改承諾,又獲取中方的貿易大單,遲來的「報告」又讓中國鬆了一口氣;內政層面,彰顯了對華外交成果,紓緩了因半島局勢和重返亞洲而惡化的中美關係。而且,美國經濟復甦跡象顯露;1月份失業率下降了0.4%,達到9%,是2009年4月以來最低的失業率。在奧巴馬第一任期中後起,這為他涵養了不錯的連任資本。
更重要的是,雖然美國在報告中沒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在措辭上比上份報告(「低估」)顯然嚴厲許多(「嚴重低估」)。顯然,這是白宮在安撫國會內的強硬派。儘管如此,美國會內的許多議員依然不依不饒,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就認為中國操縱匯率顯而易見。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馬克斯.鮑卡斯(Max Baucus)則批評奧巴馬放任中國。一些國會議員還會在國會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對白宮展開杯葛。
人民幣匯率困擾中美關係
隨著本月中旬法國G20峰會的迫近,美國也期望說服一些國家,在人民匯率問題上達成對華壓力的共識。本周一美財長蓋特納出訪巴西,人民幣匯率是雙方會談的主要議題。輿論認為,美國在連橫合縱,希望在G20峰會上發揮主導權,將與會國家的目光聚焦到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不過,與其說美國是對人民幣匯率感興趣,不如說是美國在彰顯其G20的領導力。因為在首爾G20峰會上,美國因「量化寬鬆」政策而為各國所詬病,從而為中國抓住峰會主導權。就此而言,所謂「人民幣匯率」,其實是美國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制衡中國影響力的一張政治牌。
可以預見,人民幣匯率還會一直困擾中美關係。客觀而言,白宮將之作為對華博弈的武器或國會用作制衡白宮的手段都未嘗不可,但如果濫用人民幣匯率對華施壓,那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