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斷層缺地欠生計 傳統傳承談何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大坑舞火龍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郝君兒) 港府建議將舞火龍、打小人、盆菜、舞龍、舞獅等63個香港傳統項目列作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項目雖然很有保留價值,惟隨著時代變遷,正面對香港寸金尺土覓地經營不易、年青一代參與意慾低、及維持不了生計等3大難題,出現傳承危機。不單大坑舞火龍的參與男丁減少令人憂慮,醒獅團長也指年輕一輩雖有熱情,但面對生計只能放棄夢想,連驚蟄打小人的「專業人士」,也因找不到合適場地經營而愈來愈少。

確保不失傳 當務之急

 這些深具本土風貌的傳統項目,是港人歷史及習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惟現在卻「買少見少」,各個項目各有傳承困難,如何保護這些傳統文化工藝的傳承,確保不會失傳,正是香港當前急務。

 舞火龍是香港獨特風俗,其中銅鑼灣大坑火龍有130年歷史,相傳於1880年本屬客家村落的大坑發生瘟疫,村民用草紮成一條龍,在龍身上插滿香支,在農曆8月14至16日3個晚上舞動火龍繞村遊行以消災滅瘟,自此村民每年均舞火龍以祝願平安,至於薄扶林村,舞火龍活動也有100年歷史。不過,現時舞火龍卻面臨人才荒,因火龍插上長香後重達數十斤,需要近百名村民合力才能撐起,惟參與男丁卻愈來愈少,情況令人憂慮。

打工難請假 舞獅缺人

 舞龍、舞獅有喜慶之意,每逢開業、新年等場合定必看到有關表演,雖然如此,業內傳承也面臨困難。姜偉忠金龍醒獅團總監姜偉忠表示,雖然農曆年期間生意「做到無停手」,惟實際上全職的只有8人,其他抱有熱情的年輕人,為維持生計各有其他工作,當大時大節需要大量舞獅人手,他們往往需要請假出席,惟打工仔請假不易,故有時候召集人手也面臨困難,為照顧「手足」,他也兼營一間餐廳,招聘部分學員。

「專才」少 打小人式微

 驚蟄是打小人的日子,每逢這天晚上,路邊就會出現一班「專業人士」拿著鞋子在路邊拍打紙製人形公仔,口中念念有詞的咒罵小人,這正是打小人的傳統儀式。但現時只有灣仔鵝頸橋下仍能出現打小人專才聚集的熱鬧場面,其他地方的打小人行業已漸式微,原因是打小人時需生火燃點冥鏹,故不能隨處進行,在港難以覓地經營,而且每年除驚蟄外,其他時間生意不多,也吸引不到新人入行。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學者何耀生認為,認識香港傳統風俗及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了解社會的演變,如盂蘭節的布施,就讓現代人認識到中國人的傳統信仰。他指出,現時各國政府已陸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工作,他認為香港也可以考慮教育下一代認識這些文化瑰寶,把傳統文化特色融入非正規的學習,培養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

相關新聞
港交通津貼降門檻 受惠人增至38萬 (圖)
同居者視作家庭成員
工聯會:新方案違原意 盼行家庭個人雙軌制
低資會成員 勞方代表不變 (圖)
鼓勵就業交津申請資格 (圖)
放寬限制的受惠例子 (圖)
交津改變條件涉及的人與錢
驚蟄打小人 港擬申文遺 (圖)
斷層缺地欠生計 傳統傳承談何易 (圖)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
香江四節慶申遺 年內料有結果 (圖)
林村首辦許願節 客流大增 (圖)
港科大解蛋白病變 救失聰失明嬰 (圖)
10萬嬰4中招 一半因蛋白變異
再有3甲流患者入ICU 1危殆 (圖)
情人節9℃ 43年來最冷
涉多宗排檔縱火 聾啞跛檔主落網 (圖)
又2宗猝死 華洋壯漢疑隱疾奪命 (圖)
大嶼山申辦首個公私營骨灰龕場
教師非禮16歲女生囚半年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