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各省市近年出現「民工荒」,招聘者眾,應聘者稀。
春節後,全國各地「打洋工」者明顯增多,老百姓對於出國打工的觀念越來越開放,僅湖北去年出國務工人員就達2.2萬人,其中建築工、赴日農業和製造業研修生、到中東的醫護人員佔據了多數。對此,不少企業老闆叫苦不迭。然而,「打洋工」對「用工荒」的衝擊真有那麼大?
農二代講究城市歸屬感
目前,「用工荒」已不僅限於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而是形成了席捲全國的衝擊波。隨著用工荒波及的地域範圍跟工種範圍的不斷擴大,各地使出的招工手段更是花樣翻新。春節剛過,上海的許多企業老闆專程包車到河南、江西等勞務大省招工,加薪15%仍招不足人。河北的某公司乾脆使出了先發紅包的手段,依然收效甚微。位於南京的國內第三大勞務市場安德門民工就業市場提供了近2萬個就業崗位,但從春節開市後至今,僅有1,000多農民工上崗,用人單位招工不足一成。
早前有媒體指出,「用工荒」反映的是農民工對工資低、環境差、待遇不平等的一種訴求,農民工採取的是用腳投票的方式,這就需要加強對農民工權益的保護,真正實現同工同酬。而在國外,農民工不僅能拿到比國內豐厚的薪金,更能享受與當地居民相同的政策待遇。相比農一代,如今的農二代更講究一份城市歸屬感。
此外,中西部地區與沿海地區「搶勞力」亦是造成用工荒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從沿海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到閩東南、浙東南等加工製造業聚集地區,再到長三角和京津唐地區,直至江西、河南、湖南這樣的勞動力流出區域。隨著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遷址西部,當地農民工的工資已與沿海城市不相上下,受困於目前嚴格的戶籍制度、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農民工在社保、醫療、子女就學等方面待遇問題的考慮,相關企業僅僅靠加工資亦已很難挽留農民工。
北京大學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周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農業勞動力依然過剩,今年的用工荒並不是勞動力的絕對短缺,而是用工方目前的待遇條件等無法滿足勞動力的要求,解決用工荒離不開市場的調節作用。 ■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