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兩岸關係專家、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兩岸經合會舉行首次例會,是邁入ECFA元年兩岸經貿合作機制化、制度化協商平台成立後的首個標誌性事件。
他表示,由於ECFA後續商談比以往涉及的範圍更廣、利益群體更大,承載交流平台重任的經合會面臨不小挑戰。不過,在雙方努力溝通、互諒互解的基礎上,投資保護協議在年內簽署的可能性較大。
王建民指出,此次例會正式成立6個工作小組,是經合會成立後的程序性動作之一,也是進一步健全商談機制的有益舉措。由於台灣方面希望在目前基礎上成立其他小組,今後不排除因應需要延展出更多的專業工作單元。
台內部猶存分歧
王建民表示,台灣內部對此看法並不一致,經濟部門基本認同上述模式,但台灣有關部門的態度相對保守,傾向於採取「次早期收穫清單」或「第二輪早期收穫清單」的模式,即把己方關切的產業降稅項目,如部分石化產品、汽車整車等放入清單,以類似CEPA(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形式不斷充實降稅目錄。他認為,兩種模式未來的發展進程不同,後者能滿足台灣島內政治與經濟的需要,但如出現島內執政黨更迭、不願繼續落實的情形,將直接影響後續商談的推進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