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洪嘯、李理、周逸、李昌鴻)目前全球交易所整合正高潮迭起,業內人士認為,融入內地,與內地交易所合作發展是港交所未來的競爭優勢。不過,專家指出,海外交易所合併,其目的是為了爭生意,內地除考慮交易所業務的發展需要外,國家現階段還要考慮港滬兩個金融中心的定位;此外,深滬交易所目前仍屬國家事業單位,尚未實現股份化,技術上暫難與屬於香港上市公司的港交所合併。同時,內地資本帳管制、人民幣未自由兌換等問題,也會阻礙合併。
海外交易所為生意合併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指出,在當前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交易所之間併購案件會越來越多,交易所合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規模。內地經濟學家馬光遠亦認為,在國際範圍內多家交易所合併出於應對競爭壓力需要,他們併購是為了進一步做大現有證券、金融衍生品等業務。賀強認為,根據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融資需求判斷,港交所、上交所以及深交所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的業務側重不同,因此這三大交易所的發展短期內都將維持現狀。上海財經大學金融教授陸世敏也稱,滬港兩地在金融發展方向上存在同質化的問題,滬港兩地在爭奪離岸人幣市場方面也各有各的打算。
兩地可先合作後合併
國信證券投資銀行執行總經理周可君認為,鑒於目前與內地交易所合併的障礙,港交所與內地交易所不一定非要先合併做大,目前也可以聯盟上交所、深交所,可以在人民幣基金、B股市場、中小板和創業板兩地上市掛牌、債券市場合作、權證市場合作與學習、交易系統聯網等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發展。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則認為,一旦港元跟著人民幣走,兩地交易所合併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但從整個貿易形勢看,這是一個漸進過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目前最有可能出現的合作模式,是滬港交易所成為國家一個金融中心戰略下的兩個不同平台,同時發揮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