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合併有障礙 技術定位待解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洪嘯、李理、周逸、李昌鴻)目前全球交易所整合正高潮迭起,業內人士認為,融入內地,與內地交易所合作發展是港交所未來的競爭優勢。不過,專家指出,海外交易所合併,其目的是為了爭生意,內地除考慮交易所業務的發展需要外,國家現階段還要考慮港滬兩個金融中心的定位;此外,深滬交易所目前仍屬國家事業單位,尚未實現股份化,技術上暫難與屬於香港上市公司的港交所合併。同時,內地資本帳管制、人民幣未自由兌換等問題,也會阻礙合併。

海外交易所為生意合併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指出,在當前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交易所之間併購案件會越來越多,交易所合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規模。內地經濟學家馬光遠亦認為,在國際範圍內多家交易所合併出於應對競爭壓力需要,他們併購是為了進一步做大現有證券、金融衍生品等業務。賀強認為,根據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融資需求判斷,港交所、上交所以及深交所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的業務側重不同,因此這三大交易所的發展短期內都將維持現狀。上海財經大學金融教授陸世敏也稱,滬港兩地在金融發展方向上存在同質化的問題,滬港兩地在爭奪離岸人幣市場方面也各有各的打算。

兩地可先合作後合併

國信證券投資銀行執行總經理周可君認為,鑒於目前與內地交易所合併的障礙,港交所與內地交易所不一定非要先合併做大,目前也可以聯盟上交所、深交所,可以在人民幣基金、B股市場、中小板和創業板兩地上市掛牌、債券市場合作、權證市場合作與學習、交易系統聯網等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發展。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則認為,一旦港元跟著人民幣走,兩地交易所合併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但從整個貿易形勢看,這是一個漸進過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目前最有可能出現的合作模式,是滬港交易所成為國家一個金融中心戰略下的兩個不同平台,同時發揮功能。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合併有障礙 技術定位待解決 (2011-02-11)
專家解讀:買地起樓發展商主導 能否足額供應成疑 (2011-02-11) (圖)
一月通脹料現5.5%新高 (2011-02-10)
專家解讀:加息緊箍咒 A股今年難大升 (2011-02-10)
專家解讀:上半年或再加息三次 助抑樓價急升 (2011-02-09) (圖)
專家解讀:增土地供應遏樓市 成效待觀察 (2011-02-09)
專家解讀:港股兩會後或大升 二萬三可吸納 (2011-02-08) (圖)
專家解讀:樓市限購令 並非長久之計 (2011-02-07)
專家解讀:領事保護難奏效 撤僑屬應急處置 (2011-02-01)
專家解讀:學者:家族企業利長遠發展 (2011-01-31)
專家解讀:三階段過渡至金融資本 (2011-01-30) (圖)
專家解讀:真正殺傷力 來自「新國八條」 (2011-01-29)
專家解讀:渝緊滬鬆 效果料懸殊 (2011-01-28)
專家解讀:新八條料加重市場觀望情緒 (2011-01-27)
專家解讀:收購突然 引發猜測 (2011-01-27)
專家解讀:直面上訪民眾 總理樹好榜樣 (2011-01-26)
專家解讀:中國進入「國家公關」時代 (2011-01-26)
專家解讀:增長過快不利轉型 (2011-01-25) (圖)
專家解讀:港樓市現泡沫 小心隨時「爆煲」 (2011-01-25)
專家解讀:對華高技術管制 美勢「被迫」放寬 (2011-01-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