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十二五」期間中國民航業投資規模將逾1.5萬億元人民幣。圖為全球載客量最高的客機A380降落浦東機場。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洪嘯 北京報道)中國民航業發展步伐並未因高鐵而放緩,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24日表示,「十二五」期間民航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預計全行投資規模將逾1.5萬億元人民幣,到2015年,運輸機場數量將達220個以上,機隊規模將由現在的2,600多架增至5,000架以上。李家祥並透露,目前各地上馬民航項目熱情高漲,僅2010年就有29個省的53位省級官員共商當地民航事業發展。
李家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航空運輸業已是國家的重要產業,行業發展不僅僅是運輸人和貨的問題,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尤其是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生產方式有重大推動作用。航空運輸業的發展帶動了金融、旅遊、商貿、信息、物流等產業,而這些產業恰恰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
民航拉動效益達8倍
同時,航空運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產生的綜合效益特別突出。李家祥指出,根據國際上的研究機構計算,民航業投入和產出的比例是1:8,意味著在民航業中投入的是「1」,產出的是「8」,這個「8」指的是對整個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
李家祥並認為,與高鐵和高速公路相比,民航優勢更為明顯。修一座機場就是3公里,一般兩年就可建成並發揮作用。而修建3公里高鐵和3公里高速公路與機場建設投資差不多,但在一個地區發揮作用非常有限。機場卻能發揮和世界聯繫起來的作用。因此,套用過去的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現在應加上「要開放,上民航」。
機場虧損地方願補貼
「十一五」期間新增了33個機場,對於機場的運營情況,李家祥表示,在目前中國運營的175座機場中大約有130座虧損,雖然數量比較多,但虧損量非常小,去年僅虧損16.8億元人民幣。他指出,在支線機場虧損的問題上,需全面看待,地方政府對機場虧損沒有埋怨,反採取補貼政策,就是因為機場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起著更大的作用。
民航無懼高鐵衝擊
對於高鐵對民航業的衝擊,李家祥指出,從客流量來說在一定距離範圍內,高鐵對民航的衝擊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500公里的範圍,但是遠距離運輸對民航業的影響很小。
根據民航局最近所做的研究,在500公里以內高鐵對民航的衝擊達50%以上,1,000公里以內衝擊大約是20%,1,500公里以上沒有影響。
李家祥認為,高鐵對民航業發展也有幫助。一是緩解民航對社會需求的壓力,特別是在熱點航線、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州。同時,通過這種緩解有利於民航進一步調整結構、航線佈局,尤其像西部邊遠地區等方面的發展來說,民航的優勢是高於高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