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菲特警指揮官柏斯高。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啟源)馬尼拉人質事件死因研訊進入第10天。死因庭讀出被指營救不力的馬尼拉特警隊主管柏斯高的口供,他指事發時,狙擊手及攻擊小隊早已準備就緒,多次準備進攻,但均被官方下令撤退,錯過營救的最佳時機。直到入夜,旅遊巴司機盧邦跑出來,官方才指令他們行動,但當時旅巴內「能見度」近乎零,狙擊手根本無法看清車廂內情況,進攻計劃受阻,之後更發現巴士玻璃敲擊不碎,未能打開車門,所以最後要投擲催淚彈,迫使槍手就範。
在昨日死因庭上,讀出了菲律賓警方為柏斯高錄取的口供。他稱,事發當日警方在早上9時07分已經接報,8分鐘後到達黎剎廣場,並立即成立3個攻擊小隊,負責攻門、攻佔旅巴左面和右面,又安排狙擊手找一個視野清晰的位置戒備,並曾安排另一輛沒有玻璃窗的巴士練習進攻。
入夜視野不清 擱置狙擊手計劃
柏斯高續稱,菲警數次準備就緒,但收到官方命令叫他們撤退,直至司機盧邦走出來指全部人質死亡,現場指揮官才叫他們全面進攻,但當時已入夜,巴士的視野不清,狙擊手進攻計劃被迫擱置,加上槍手門多薩使用M16步槍還擊,他們唯有開槍掩護,但要避免擊中人質。
他們又試過用鎚敲打玻璃,但發現強化玻璃敲不破,敲擊車門邊又發現有屍體阻擋,未能打開車門。之後門多薩的步槍以自動模式開火,菲警覺得情況危險,決定用最後武器催淚彈,迫門多薩下車再將他擊倒,結果門多薩走到正門,被狙擊手發現及射殺。
庭上昨日亦宣讀了菲警向旅遊巴司機盧邦錄取的3份口供,及他出席菲國人質事件調查委員會聽證會的供詞謄本。有關證供披露盧邦在倒後鏡目擊槍手門多薩冷血屠殺經過。
宣讀司機3份口供 倒後鏡目擊屠殺
盧邦供稱,當日上午9時許,門多薩在聖地牙哥古堡外,詢問女導遊旅巴準備開往何處,當槍手得知旅巴準備前往機場,就要求乘「順風車」,未及答允已自行登車,然後要求盧邦開車。但開車不久後,槍手便向他說,「對不起,你們已成為人質」,並要求盧邦駛往黎剎紀念公園。
盧邦供詞透露,抵達公園的大看台後,槍手就用手銬將他左手鎖在𡟼盤上。槍手當時以菲律賓語及英語先後表示,若當局答應其復職要求,不會傷害人質,初時車內氣氛相當平靜,門多薩間中與盧邦說笑,門多薩曾提及自己是由「二奶」接載到馬尼拉,盧邦即大笑,更反問門多薩是否有2名妻子,而門多薩坦白承認。
盧邦指出,門多薩當知道胞弟被拘捕後,逐一槍殺人質,車頭的謝廷駿最先中槍。屠殺期間,盧邦多次要求門多薩釋放他,但不獲理會。於是盧邦嘗試用指甲銼解開手銬,約花2分鐘就成功解鎖,從車窗逃走。盧邦表示,目擊門多薩逐個座位開槍,感到驚慌,故逃脫後,一度表示所有人質已經被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