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周日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魯商發源地 乾隆欽定「第一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身著現代婚紗的新人與古商城內花轎背景相得益彰。香港文匯報記者張紅霞 攝

 熙攘的人群、熱絡的叫賣、醉人的雜耍、明艷的招牌,古舊的明清街道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貫通古今。一條傳承近千載的商業古街—「活著的古商業街市博物館群」;一座由乾隆皇帝金口玉言欽定的「天下第一村」;一處被中國商業史學會認證為「中國魯商發源地」的小城,這就是古樸中載滿榮耀的山東周村。

 自西周初定,姜子牙創建齊國,歷經百年滄桑開創桓公一代偉業,整個齊國以商業繁榮名噪一時。臨近齊國都城臨淄的周村,歷史上便以商貿往來頻繁著稱於世。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大街」是如今古商城的主體,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它長約兩華里,北極閣攔腰橫跨中間,把大街分為南北兩段,現狀保留的基本為南段,全長400米。明清時期周村商業繁榮達到鼎盛,一派「不通水路而天下之貨聚焉」的景象,被譽為「旱碼頭」。1904年被清政府批准為自開之商埠後,周村成為輻射魯中、跨越長江、黃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當時商賈之盛為山東全省之冠。

古城活化 舊韻新貌

 作為見證和傳承齊魯文化的這片歷史遺跡—周村古商城,現為國家4A級景區,主要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芙蓉街等古街區組成,古建築遺存約5萬平方米,是山東省境內唯一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2004年古商城正式對遊人開放,景區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日益受到國內外遊客的青睞,景區門票收入以每年2.5倍的速度遞增。

 2010年9月,中國商業史學會向山東周村授予「中國魯商發源周村」的牌匾,正式確認周村為中國五大商幫(徽商、晉商、浙商、閩商、魯商)之一魯商的發源地。歷史上,周村商人在經營過程中,將傳統的齊魯文化與儒家「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相互融合,以仁、義、禮、智、信為經營道德標準,形成了「以德為本、以義為先、以義致利」的魯商經營理念和「重信用、講禮儀、市價不二、童叟無欺」的獨特商業特徵。在舊中國商業界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學徒北京、上海,不到周村學不出來。」

相關新聞
「穿越時空」到周村 體驗夢幻古典婚 (2011-02-27) (圖)
新人樂脫俗 古城「小登科」 (2011-02-27) (圖)
中國魯商發源地 乾隆欽定「第一村」 (2011-02-27) (圖)
古老大街 (2011-02-27) (圖)
鳴鑼開市 (2011-02-27) (圖)
傳統民俗婚禮 (2011-02-27) (圖)
體驗民俗樂趣 (2011-02-27) (圖)
夫妻對拜 (2011-02-27) (圖)
年畫承傳 民俗文藝 後繼有人 (2011-02-20) (圖)
特色:古樸雅拙 簡明鮮艷 (2011-02-20) (圖)
年畫四工序 刻版最費神 (2011-02-20) (圖)
濰坊風箏 源出楊家埠 (2011-02-20)
水書象形文字「活化石」 (2011-02-13) (圖)
媲美甲骨文 專家憂失傳 (2011-02-13) (圖)
獨立文字體系 證古貴族身份 (2011-02-13) (圖)
兩度舉族遷徙 水族散佈中原 (2011-02-13) (圖)
水族棲地種種怪 (2011-02-13) (圖)
水書話你知 (2011-02-13) (圖)
朱仙鎮木版年畫傳統與現代間求存 (2011-01-30) (圖)
復興瀕危技藝 老人歷盡劫難 (2011-01-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周日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