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周日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媲美甲骨文 專家憂失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位於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

 秦朝統一,隨即進行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劃一改革。僅以秦系文字為母體而發展起來的小篆,在強有力的政治勢力維繫下得到發展。而在水族文字中,沒有任何秦篆書體的影子,反而更多是甲骨文的筆意,以及後來漢文字的楷書筆法與書體風韻。正因如此,有人給出了「水書乃是模仿甲骨文編造」的論斷。

 潘朝霖指出:「此說嚴重背離史實,水書和甲骨文、金文都是夏商文化圈中同一母體文化孕育出來的文化分支,難以斷定誰先誰後的問題。」

 被譽為甲骨文之父的王懿榮先生,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一次購買龍骨治病的偶然機會中發現了甲骨文。而早在咸豐10年(1860年),被稱為「西南碩儒」的方志學家、文字學家莫友芝就在其所著《紅崖古刻歌》及其註釋中對水書有所提及。

 「即使假設水書真是清代後仿甲骨文而成,那根本無法形成一整個古老民族的文化,文化是需要沉澱的。」潘朝霖有些無奈,又有些憤怒。

全靠口傳心授 傳承面臨斷層

 除了文化自豪感,潘朝霖也有深深的憂慮──水書的運用早已不那麼頻繁,所掌握的人數也急劇遞減,無論人們是否樂見,水族古文字確實已經走到了消亡的邊緣。

 「一位水書先生,就是水族傳統文化活生生的圖書館。去世一位水書先生,就是倒掉一座圖書館。最難的是搶救水書先生腦子中的那部分珍貴資料。」他說。由於水族文字的發展嚴重滯後於語言的發展,很多的內容無法用文字記錄傳承,全靠口傳心授,尤其是絕密部分更是如此,可見,搶救活的水書「圖書館」的工作,刻不容緩。

相關新聞
水書象形文字「活化石」 (2011-02-13) (圖)
媲美甲骨文 專家憂失傳 (2011-02-13) (圖)
獨立文字體系 證古貴族身份 (2011-02-13) (圖)
兩度舉族遷徙 水族散佈中原 (2011-02-13) (圖)
水族棲地種種怪 (2011-02-13) (圖)
水書話你知 (2011-02-13) (圖)
朱仙鎮木版年畫傳統與現代間求存 (2011-01-30) (圖)
復興瀕危技藝 老人歷盡劫難 (2011-01-30) (圖)
市場化生產包裝 國務院定為國禮 (2011-01-30) (圖)
家庭作坊堅守傳統 「清明上河圖」贏榮耀 (2011-01-30) (圖)
高處不勝寒 摩天樓有憂 (2011-01-23) (圖)
地標建築屢攀高 難租難救不環保 (2011-01-23) (圖)
最長雲梯莫及 救火難題待解 (2011-01-23) (圖)
「城市孤島」隔人氣 白領怨患「冷漠症」 (2011-01-23) (圖)
世界高樓排名 (2011-01-23) (圖)
阿聯酋迪拜哈利法塔 (2011-01-23) (圖)
千年藝術極品唐公主鳳冠 中德專家成功修復 (2011-01-16) (圖)
開拓視野:國際合作 提升文物修復能力 (2011-01-16) (圖)
精彩還原:修復法門寺地宮絲綢 再現唐仕女流行服飾 (2011-01-16) (圖)
首屈一指:墓葬壁畫修復 獲國家嘉獎 (2011-01-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周日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