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周日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色:古樸雅拙 簡明鮮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並不知道,當人們慢慢將桃木刻的門神用紙張代替的時候,「桃符」也便有了一個新名字—年畫。不覺間千年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很多春節的舊習俗早已被逐漸淡忘,而傳統的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依然認定家裡要有幾張年畫才算真的過年,其中的首選便是以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三大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濰坊楊家埠)之一、聞名於世的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

講究構圖造型線條色彩

 楊家埠木版年畫最顯著的特徵和標識是「古樸雅拙、簡明鮮艷」八個字。與楊柳青的宮廷韻味及桃花塢的江南風情不同,楊家埠年畫就像一個典型的「山東大漢」,構圖完整、飽滿、勻稱,造型誇張、粗壯、樸實,線條簡練、挺拔、流暢,色彩艷麗、火爆、對比強烈,富有裝飾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極似中國北方農民粗獷、奔放、豪爽、勤勞、幽默、愛憎分明的性格。

 早在2006年便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楊家埠木版年畫,主要產地集中在楊家埠村。這是位於濰坊市寒亭區南部的一個自然村,又稱西楊家埠,歷史上就因經營年畫、風箏而聞名。

 借助年畫的影響,楊家埠的旅遊業以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為主體,成為「全國56個最具民族特色的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200萬元。當地為進一步發展以年畫和風箏為重點的民俗文化旅遊,投入近10億元實施楊家埠民俗文化旅遊提升計劃,涵蓋楊家埠民俗村改擴建工程、風箏年畫公園、江南會所、旅遊接待村、風箏年畫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多項內容。

相關新聞
年畫承傳 民俗文藝 後繼有人 (2011-02-20) (圖)
特色:古樸雅拙 簡明鮮艷 (2011-02-20) (圖)
年畫四工序 刻版最費神 (2011-02-20) (圖)
濰坊風箏 源出楊家埠 (2011-02-20)
水書象形文字「活化石」 (2011-02-13) (圖)
媲美甲骨文 專家憂失傳 (2011-02-13) (圖)
獨立文字體系 證古貴族身份 (2011-02-13) (圖)
兩度舉族遷徙 水族散佈中原 (2011-02-13) (圖)
水族棲地種種怪 (2011-02-13) (圖)
水書話你知 (2011-02-13) (圖)
朱仙鎮木版年畫傳統與現代間求存 (2011-01-30) (圖)
復興瀕危技藝 老人歷盡劫難 (2011-01-30) (圖)
市場化生產包裝 國務院定為國禮 (2011-01-30) (圖)
家庭作坊堅守傳統 「清明上河圖」贏榮耀 (2011-01-30) (圖)
高處不勝寒 摩天樓有憂 (2011-01-23) (圖)
地標建築屢攀高 難租難救不環保 (2011-01-23) (圖)
最長雲梯莫及 救火難題待解 (2011-01-23) (圖)
「城市孤島」隔人氣 白領怨患「冷漠症」 (2011-01-23) (圖)
世界高樓排名 (2011-01-23) (圖)
阿聯酋迪拜哈利法塔 (2011-01-2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周日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