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泰國電影不只是《拳霸》一類動作片。泰國有深厚文化背景,近年電影業不斷發展,質素也不斷進步。最近,泰國鬼才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更榮獲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並同獲香港亞洲電影節別注電影,十分「威水」。
泰國一直給人神秘的感覺,但《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從一個輕鬆角度,講述當地人傳統對前世今生、輪迴的創意幻想。 ■ 文:所羅門 圖:安樂影片
近年,阿彼察邦憑《夏夜迷情》(Tropical Malady)等作品,在康城等大型影展中多次獲評審團大獎。金棕櫚大獎,更是影展中最高殊榮。
臨終前的奇幻經歷
故事講述泰國人波米叔叔年紀老邁,發現自己出現急性腎功能問題。他深知時日無多,便跑回泰國東北老家,倒數生命最後時光。在他生命的盡頭,失落時卻「遇上」一班已過世的摰親,某天夜裡發現亡妻與失蹤兒子竟然不約而同地出現,如影如幻地悄然回到他身邊。一家人一起吃晚餐,陪伴他一起回憶「前世」的道路。突然間,他進入了一個奇幻世界:看見兒子「變成」了長紅眼睛的鬼猴,又「見到」在水中尋歡作樂的鯰魚和公主,在「超現實」的空間,交織著弔詭幽默、但卻又感人肺腑的「前塵」故事。
他們希望找到得病原因,所以和家人穿越森林,被一股莫名力量牽引到山丘頂一個洞窟。波米竟然發現,這個洞窟是他「第一世」出生的地方;而幾千年前有著半面殘缺的悲傷公主,亦曾在這裡將自己獻身給湖中的一尾魚。他認為,也許這個悲傷公主是自己的「某一世」。
一輪奇幻經歷後,波米叔叔又回到臨終的光景。感覺上又好像返回現實,又好似回到「輪迴」的起點。在其生命將近終結的一刻,真的能展開新的旅程嗎?人生在世,又究竟有沒有輪迴呢?
亞洲最具創意導演
最近,各大亞洲傳媒都把阿彼察邦評價為「亞洲最具創意導演」。在他今次的《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中,再次發揮實驗電影精神,用唯美鏡頭把自己對泰國東北家鄉的情感和奇想,通通投射在作品中,企圖透過電影,探索人類、自然和超自然世界的奇妙關係。
「我希望把《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獻給我的家鄉,以及所有陪伴我長大的那些電影。」阿彼察邦表示,泰國人傳統上相信人類死後會有「奇怪的經歷」。「《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正圍繞這個主題,闡釋人類和動植物間的關係。」透過想像力和美術,他嘗試抹擦去真實和幻想的分界。「電影中呈現的影像和意念其實是很多泰國人對泰國文化、宇宙觀、神話的集體回憶。」他表示,一般「怪異片類」喜愛把主角的「前塵故事」平鋪直敘。他卻使用了西方電影「探索時空穿梭」的手法,去解說泰國神話。
「泰國和西方文化不斷交流,別國的手法或許能為本土觀眾揭開新的一頁。」他表示,很多科學紀錄電影嘗試以科學的手法,去解說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和現象,但一些「神怪」電影又過分偏激地去用「魔法」等角度解說。「對我來說,我自己則沒有絕對答案。我是導演,電影是用來探知神秘未知世界的平台。」
社會不穩 對超自然好奇
「近年,泰國的社會和軍事變動鬧得血脈沸騰,社會思想也出現了很多轉變,當中包括打壓過去,企圖斬草除根。這對電影界都有所影響,因為很多舊文化如舊式戲院、劇院、演技等,目前都在社會失去立足之地。」
阿彼察邦表示,《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表面上是科幻片,但其實波米叔叔的經歷,正好象徵泰國人近年患得患失、前路未明的感覺。「人生行到末端,身邊事物逐漸逝去,最後消失殆盡。波米叔叔的故事和信念,也正正是呼應著當今社會情況。」阿彼察邦關心泰國人,但卻對政治經濟不太熱衷,還是努力把電影拍好。
創新敢為 回歸原始人性
阿彼察邦於70年代在曼谷出生,童年時多在泰國東北部生活。大學時他主修建築學,他對文化沒落及動植物絕種的理論也有著很大好奇心。修畢建築後,他往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攻讀電影製作,深受西方文化影響。
從94年開始,他開展短片拍攝生涯,並於2000年完成首部長片。98年起,他的作品不斷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跨越東西方文化,他企圖透過作品,以泰國人的「記憶」,貫通社會議題故事。「我的電影路線,至今仍堅持著實驗電影精神,和一般泰國商業電影嚴重脫軌。」阿彼察邦,就是喜歡我行我素。他近年成名後,便致力推行實驗及獨立電影,並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Kick The Machine Films。他更發起「原始運動」(Primitive Project),提供一個多方面創作的平台。《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便是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