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銀幕短打:甚麼才是電影節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本地電影盛事香港國際電影節又快來臨。近年關於電影節的討論,都圍繞公司化後的變質問題,例如愈來愈商業化的走勢,令電影節老觀眾和核心影癡失望。

 我已多次為文指出,商業化非香港電影節獨有,這其實是全球普遍現象,甚至在全球化「魔掌」覆蓋下難以避免。愈來愈多商業製作,在明星來走紅地氈和行銷網絡串連誘惑下,排在影展場地作「首映」。影展的開幕、閉幕電影,已變為多方交易結果,早是公開的秘密。

 當然,大勢所趨不一定是對,但與其每年作同樣批評和慨嘆,不如問甚麼才是電影節最值得保留的文化似乎更有意義。商業化的對立面不該是完全拒絕,但也必須有底線。不能說人人如此,便可不守原則隨波逐流。跨越底線,辦電影節便再沒有意思,不如只辦展銷會及影視博覽算了。

 電影有娛樂大眾一面,也有藝術一面。就後者而言,便需鑒賞、詮釋、評論及思考,乃有美學和理論應用,更有交流、討論的需要。任何電影節都不能完全沒有展示及欣賞藝術電影的空間。若商業化到危害這空間的地步,便是觀眾不能忍受的底線跨越。

 就這點而言,今年電影節便推出了一個創舉,便是透過他們拿了香港賽馬會基金捐助而成立的賽馬會電影學堂,主催電影節導賞團。觀眾有機會選擇和他們喜歡的影評人、學者或電影人,一起看戲,看畢更即時探討所觀影片的內容、形式、風格和社會文化脈絡,可供選擇的更多達20組,「帶隊」的包括影評人舒琪、羅卡、登徒、家明等名家。

 文化實質不在乎空間和形式,香港還有沒有電影節文化,其實等待大家去創造答案。 ■文:朗天

相關新聞
波米叔叔奇遇記 前世看今生 (2011-03-09) (圖)
編輯導賞 (2011-03-09) (圖)
影片資料 (2011-03-09) (圖)
銀幕短打:甚麼才是電影節文化? (2011-03-09) (圖)
新碟上架:《社交網絡》Blu-ray (2011-03-09) (圖)
無名殺機 還我真身 (2011-03-02) (圖)
編輯導賞 (2011-03-02) (圖)
影片資料 (2011-03-02) (圖)
影音館:《黑天鵝》—Back In Black (2011-03-02) (圖)
啟示錄:《離奇復仇事件》—十四歲的天空 (2011-03-02) (圖)
二手好碟:爛片推介—《娛樂之王》 (2011-03-02) (圖)
美麗末日 遺愛人間 (2011-02-23) (圖)
銀幕短打:「新導演」的第二部戲 (2011-02-23) (圖)
編輯導賞 (2011-02-23) (圖)
影片資料 (2011-02-23) (圖)
新片速遞:《驅魔殿堂》 (2011-02-23) (圖)
視事追擊:人人都想「撳錢」 (2011-02-23)
有人喜歡藍 有誰共鳴 (2011-02-16) (圖)
編輯導賞 (2011-02-16) (圖)
影片資料 (2011-02-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