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地電影盛事香港國際電影節又快來臨。近年關於電影節的討論,都圍繞公司化後的變質問題,例如愈來愈商業化的走勢,令電影節老觀眾和核心影癡失望。
我已多次為文指出,商業化非香港電影節獨有,這其實是全球普遍現象,甚至在全球化「魔掌」覆蓋下難以避免。愈來愈多商業製作,在明星來走紅地氈和行銷網絡串連誘惑下,排在影展場地作「首映」。影展的開幕、閉幕電影,已變為多方交易結果,早是公開的秘密。
當然,大勢所趨不一定是對,但與其每年作同樣批評和慨嘆,不如問甚麼才是電影節最值得保留的文化似乎更有意義。商業化的對立面不該是完全拒絕,但也必須有底線。不能說人人如此,便可不守原則隨波逐流。跨越底線,辦電影節便再沒有意思,不如只辦展銷會及影視博覽算了。
電影有娛樂大眾一面,也有藝術一面。就後者而言,便需鑒賞、詮釋、評論及思考,乃有美學和理論應用,更有交流、討論的需要。任何電影節都不能完全沒有展示及欣賞藝術電影的空間。若商業化到危害這空間的地步,便是觀眾不能忍受的底線跨越。
就這點而言,今年電影節便推出了一個創舉,便是透過他們拿了香港賽馬會基金捐助而成立的賽馬會電影學堂,主催電影節導賞團。觀眾有機會選擇和他們喜歡的影評人、學者或電影人,一起看戲,看畢更即時探討所觀影片的內容、形式、風格和社會文化脈絡,可供選擇的更多達20組,「帶隊」的包括影評人舒琪、羅卡、登徒、家明等名家。
文化實質不在乎空間和形式,香港還有沒有電影節文化,其實等待大家去創造答案。 ■文:朗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