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鄭佩琪、郝君兒)有傳日本核輻射污染海水及食鹽,引發香港多處昨出現搶購食鹽潮。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輻射影響海水令食鹽不安全及鹽含碘有助減低輻射的謠傳不正確,「相信有常識的人都不會胡亂進食鹽預防輻射」。他強調,地球面積3/4是海水,鹽的供應不會受影響,輻射在海水中會被稀釋,而且吃鹽增加高血壓或患腎病風險。該局副局長梁卓偉補充,香港市面只有15%食鹽含碘,且要每天吃鹽2.5至5公斤,始等於服食一粒碘片,「吃鹽補碘」是不切實際。
吃鹽過量致水腫
周一嶽說:「根本沒有一種藥物可以預防輻射,最重要是留意四周環境,當發現輻射超標時,必須留在室內或以金屬牆隔著。」他說,吃鹽本身亦起不了預防輻射的效用,反而對患有高血壓或腎病的人士有害,一旦進食過量的話,便會導致水腫。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食物及藥品安全中心主任陳恩強呼籲市民冷靜,重申鹽內含碘量極低,要產生抗輻射功能,根本吃多少鹽也沒有用,他認為如市民一定要增加吸收碘才安心,大量吃鹽會影響健康,加重腎負荷,市民倒不如吃魚,更能吸收碘。至於日本食品輸入香港,陳恩強亦表示現時除了港府在水路及陸路加強把關外,日本輸出時亦會檢驗,已有「雙重保障」,市民不用擔心。
另外,對於日本奶粉供應問題,周一嶽表示,日本奶粉約佔香港市場兩成至兩成半,希望日本方面繼續維持供應,但明白日本本土對奶粉亦有需求,特區政府會密切監察日本奶粉的供應,強調市民毋須驚慌,當局會密切監察食物的輻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