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書名:尋路中國
作者:彼得.海斯勒
譯者:李雪順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定價:人民幣33元
本書的繁體中文版由台灣八旗文化出版,定價新台幣480元。
《紐約客》駐華記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用自己的足跡丈量廣袤的中國大地。從《江城》至《甲骨文》,再到《尋路中國》,海斯勒的「中國紀實三部曲」,向世人展示了「連一些生活在中國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絕認識的中國。」
海斯勒以獨特的視角捕捉現代中國,他不寫萬眾矚目的北京、上海,反著筆於備受主流忽視的中國鄉村,以普通人的悲歡離合記錄跌宕起伏的改革歷程。海斯勒的「三部曲」是目前在西方影響最大的中國當代紀實作品之一,同時亦被許多歐美主流媒體、大學和專家列為了解當代中國的必讀書目,因為在他們看來,海斯勒筆下才是「真中國」。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鐵路的終點是北京
海斯勒成長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主修英文和寫作,並取得牛津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至少在1994年之前,當時對中國一無所知的他,根本沒有料到有朝一日居然會成為「中國通」。一次偶然的機會,海斯勒自英國一路搭乘火車經過俄羅斯,穿越西伯利亞,他坦言彼時對中國「毫無興趣」,而來中國的唯一理由是「這段鐵路的終點是北京」。但這始料未及的驚鴻一瞥,竟然埋下了他與中國近20年的不解之緣。海斯勒立刻就發現了這個國家的與眾不同。「你可以觸摸到它的活力,儘管那時我只是個根本不會說漢語的老外,但我能感覺到,這裡人人都很務實聰明,儘管他們看到外國人時會有古怪反應。」
自第一眼看到中國,海斯勒就為之深深著迷。於是,原本只想在此逗留2至3天的他,當即決定將是次中國之行延長至六周。也就是在那次旅行之後,海斯勒開始尋找各種機會重返中國。兩年後,正好美國志願者組織「和平隊」開始在中國設立項目,作為成員的海斯勒以此為契機,如願以償奔赴四川涪陵支教,開啟了漫漫中國之旅。
老外筆下的中國
1996年到1998年,海斯勒在四川涪陵度過了兩年支教生涯。年輕的海斯勒對周邊的一切非常感興趣,他經常走鄉串戶,與涪陵的三教九流發展友情,不但很快學會了中國話,並開始漸漸熟識中國西南地區長江沿線的社會文化和風土人情。1998年,海斯勒以涪陵為背景,歷時四個月,幾乎是一氣呵成地完成了第一部書稿。2001年初,他的長篇遊記體作品《江城:長江邊的兩年》在美國出版,《江城》一經推出即獲得「奇里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同時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1999年,海斯勒再度來到北京。2006年,他的第二部作品《甲骨文:中國過去與現在之旅》正式出版。《甲骨文》可以看作是《江城》的續篇,在《甲骨文》中,海斯勒娓娓道來,講述了他在涪陵教過的3位中國學生的故事:畢業後去浙江溫州教書的威利和南茜,去深圳為台商打工的艾米莉,記錄他們在「溫州模式」、「深圳速度」這些新背景下的生活變遷。這是海斯勒筆下今日中國的主旋律:人們渴望改變自己的生活,像候鳥一樣遷移,感受自己國家的多樣化。《甲骨文》問世後,同樣大獲好評,並獲得美國《時代週刊》年度最佳亞洲圖書。
但海斯勒並不滿足於此,緊接著,他就馬不停蹄籌劃下一部鴻篇巨製。2001年夏天,生活在北京的海斯勒考取了中國駕照,在此後的七年中,他以《紐約客》雜誌首位駐華記者的身份,駕車漫遊於中國的鄉村與城市,同時開始了《尋路中國》的採訪與寫作。《尋路中國》一書有幾條不同的線索。它首先敘述了作者由北京沿著長城一路向西,橫跨中國北方的萬里行程;另一條線索集中講述了一個因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而發生巨變的鄉村,在這裡,海斯勒描寫了長城腳下一個農民家庭由農而商的變化經歷;最後,則是中國沿海東南部經濟發展最活躍的金(華)麗(水)溫(州)地區一個工業小鎮打工者的城市生活場景。書中所描述的這種由農而工而商、鄉村變身城市的發展,正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巨變的縮影。
小人物推動中國巨變
《尋路中國》是海斯勒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之終曲。海斯勒說,自1996年至2007年,「中國紀實三部曲」不但橫跨了他本人的中國十年,在他看來,處於世紀之交的十年亦是中國歷史上最關鍵的時期之一。「正是在這十年中,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中國對外部世界的影響力開始增大。更重要的是,這是鄧小平去世後的第一個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歷史的面貌開始變化,大規模的政治事件與強力領袖開始從中退卻,」海斯勒說,他研究中國的核心議題,卻並非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這個目的,「因為中國巨變的推動者變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農民、邊學邊幹的企業家,他們的能量與決心是過去這十年中的決定因素。從《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尋路中國》,我所講述的都是他們的故事。」
海斯勒寫中國,但不寫北京、上海等中國一線城市,卻對農村與小城鎮情有獨鍾,他甚至認為,「北京不能代表中國」。「當今中國社會的最重要變化發生在農村到城市的流動人口身上,他們需要學習很多新的技能來適應城市生活,」顯然,對海斯勒而言,書寫那些在二三線小城鎮生活和奮鬥的人們,要比描述北京、上海的新興中產階層,有意思得多。
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並在今年1月出版的《尋路中國》是海斯勒的三部曲中,首部在中國內地翻譯問世的作品。儘管「中國紀實三部曲」已經在西方聲名鵲起,但能與更多本國讀者見面,海斯勒欣喜萬分。他坦言,此前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的主要讀者都在西方,但這並非理想狀態。「我需要多得到中國讀者的反饋,告訴我他們的看法。」而據上海譯文出版社透露,海斯勒「中國紀實三部曲」中的《江城》亦已納入翻譯出版日程,預計最快將在今年年底與內地讀者見面。
海斯勒正計劃與妻子在今年夏天,共赴埃及生活與採訪,為此他們還專門學習了阿拉伯語。但這並非意味著他已經緣盡中國。海斯勒透露,他選擇暫時離開中國,是為了重新培養寫作的新鮮感,「五六年後,我必然將與中國再續前緣,以全新的角度繼續觀察與書寫這個正在經歷巨變的偉大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