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80後」需要支援關注。 網上圖片
彭彩綸
近日城中熱話,離不開「窮富翁大作戰」。有人認為是做SHOW,香港電台開宗明義描述節目是一個真人騷,因為只有實踐的基礎才有凝聚共識的可能,而透過實質的親身體驗,比只懂以吶喊口號的形式去為民發聲、去爭取支持,更有理解力與說服力。
《窮富翁大作戰》這個節目請來六位「富翁」,包括政商界名人及富豪後代,他們要住籠屋、體驗低工資長工時、感受冬天露宿、跨代貧窮、晚年赤貧及年青人無法向上流的困局,從中讓人反思及探討應如何分配資源、制訂社會政策去改善貧富懸殊。當筆者讀到周啟邦兒子周國豐參與後的感受,印象特別深刻。
作為「富二代」,25歲的周國豐已是大律師,成家立室育有一子。參與節目過程中,他要在珍珠奶茶店工作,又當了數天的速遞員,他對香港的「80後」有更深的反思。
周國豐認為「80後」是被社會負面標籤的一群,雖然他們的成長環境比上一代富裕,很多人都有中五學歷,但經過金融危機後,不少跨國公司以至中小企均不停縮小營運規模、裁減人手,海外精英又壟斷高職、公司中層未能晉升,底層新人更是難以上位。此外,他亦指出有部分「80後」在年幼時缺乏資源接受優質教育,更遑論海外教育機會,結果令他們缺乏競爭力,高薪厚職變成由海外精英奪得。另一方面,他了解到如毅進計劃、副學士學位等課程教育大多費用昂貴、缺乏靈活性且認受性不高,不利那些希望以半工讀形式提升學歷的年輕人。於是,大批缺乏技術、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只好從事低收入、低技術的工作。周國豐的深刻體會,道出了不少「80後」的心聲,也是真正的現實問題。
所謂「富二代」、「貧二代」,不只是一種叫法,更反映出一種社會的階級分化,不同群體之間隔閡日深,社會流動性減慢,並開始呈現固化發展的現象。社會可以和而不同,但長期分化則會導致矛盾的產生。事實上,仇富與歧視很多時都是來自雙方的不理解,要站到對方的角度去說話,必先設身處地的「成為」了那個角色。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整體,在眾聲喧嘩中找到共識與發展的默契,當然不是易事,然而,只有放下身份,抱開放的眼光去感受,才能把分歧對抗變成互諒互助,社會自然和諧。當然,社會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訴求,當某些聲音被包裝成一種人人皆需要的「訴求」時,被掩蓋的聲音就會更多;同樣地,當一些群體被冠上「X二代」的稱號時,會不會簡化了年輕人的不同特性?會不會過份以財富量化地位,並異化了新生代發展的可能性?
有分析指出,香港的人口主要分為五類,包括沉默世代、嬰兒潮世代、X世代、Y世代及Z世代;而出生於1981-1994年的Y世代(20-30歲)將接棒成為香港社會主要的勞動力。不少研究指出,香港的僱主認為普遍Y世代有活力、創意、自我中心而靈活變通,並形容他們是擁有積極進取精神的一群,然而,為什麼Y世代的發展空間與晉升機會比他們的前輩少呢?
相關調查指出,目前X世代(31-46歲)與嬰兒潮世代(47-63歲)均處於中、高層的位置,而他們與Y世代員工的看法往往存在分歧;同時,即使Y世代擁有條件較好的成長環境,但自金融危機後不少企業都盡量縮小營運規模,裁減人手,導致中層未能晉升,底層新人的晉升機會自然變得渺茫。有人力管理諮詢公司於去年7月以問卷形式,向112名僱主及179名在職及非在職Y世代青年人進行僱員調查,發現57%的Y世代受訪者有感自己正處於職業起點,他們都選擇「支援模式」,希望僱主可以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培訓;但近五成受訪僱主認為他們嚮往有大量工作自由的「協作模式」,並認為他們著重金錢和物質,其實Y世代亦看重升職路徑及未來;調查反映出雙方的期望與認知並不一致。
調查報告出爐令社會關注,令人反思。傳媒積極討論,通識學生引以為例,就近日所見,社會各界對青少年、老年人的關注已由暖轉熱,就如協助見工200次的碩士生、為「80後」平反的議論,然而,社會人士對家庭婦女的支持與認同似乎相對的少,甚至可說是寥寥無幾。
事實上,「80後」需要支援關注,家庭婦女的生活更需多方面的支持。上班族因法例規定有強積金或公積金、公司的醫保等保障;而老年人可申請生果金、半費乘車、醫療券等,但已屆中年的家庭婦女,她們大半生都為家人默默付出,當孩子「出身」,貢獻社會之時,她們未必是在「享清福」,更可能成為社會上隱閉一族。
這群一直為社會培育新一代的重要後援,擔當的角色是:家務總管、營養師、護士、大廚、保姆……她們沒有強積金、公積金、公司的醫保等保障;又未夠年齡申請生果金、醫療券、享受半費乘車,沒有福利網的保護,而「80後」的子女可能面對求職擇業、甚至低收入的問題,幸運些的夫婦二人可以共啃一份退休金,若丈夫失業或早逝,沒有退休金可啃,這種現狀一直存在,不是可以在幾天的角色扮演或家訪中感受到的。
人類追求的應該是一個能「共享」的社會。無論是社會上任何一種群體都能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既然有先進的科技與文明基礎,可以為富人錦上添花,同時更應緊記要為弱者雪中送炭。
眾人共同建設的社會,眾人都應獲共享社會成果的機會。家庭婦女默默參與了社會的建設,她們的價值是不應被忽略的,社會應該給予她們應有的位置。共建共享這種價值觀不正是現代社會文明的共識嗎?我們都明白社會有優勢團體也有弱勢團體,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每一種群體只要共建了社會都應有共享的權利。「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是古語也是現代社會應有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