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評:午夜的羅伯-格里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唐睿 (Christophe Tong)

《桃色與黑色劇·骰子》

作者:阿蘭.羅伯—格里耶

譯者:余中先

出版:上海譯文

定價:人民幣30元

 從前兼職的餐館坐落在Rue Bernard Palissy,凌晨下班後總喜歡繞到Rue Du Dragon看看雨果的故居和 Jean Giono 旅居過的酒店,然後再拐回Rue de Grenelle的住處。這條路一路走去,總會經過餐館斜對面櫥窗放著幾本小書、外表如同酒窖的店子。可能是餐館上下班的時間影響,感覺那店似乎總是關著門。當時就不禁暗暗佩服巴黎真是個文化之都,連這種從不開門的書店竟都能維持著。後來某晚好奇走到櫥窗前八卦這店到底賣甚麼書,才終於看到那塊謙卑地掛在門板上的小招牌:Editions de Minuit (午夜出版社)。

 如果說中國讀者對午夜出版社有點陌生,那麼我們不妨可以列出寫作《情人》的瑪格麗特.杜拉斯、《等待果陀》的塞繆爾.貝克特,以及198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勞特.西蒙,那麼,大概就是一些行外人,也能忖度出這個出版社的份量了。不過,能串起上面幾位作家的,除了午夜出版社外,還有「新小說」(Nouveau Roman)這個詞,又或者應該更確切地說,這三者之間實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新小說」一詞源於1957年一篇批評羅伯-格里耶(Alnin Robbe-Grillet)的文章,後來這位「新小說」的旗手更索性用這個詞來概括自己和午夜出版社幾位作家變成了一個文學派別,以及文學運動。1963年,羅伯-格里耶在散文集《為了一種新小說》(Pour un Nouveau Roman)裡明確指出,他希望能將傳統小說創作中的基本元素加以摒棄或削弱到較次要的位置,這些元素包括創作意念、情節、心理描寫、敘事者,以及人物角色。「新小說」希望藉著推倒巴爾札克和左拉等巨匠的身影讓小說回歸到寫作本身,也就是說,文字和語言本身的形式實驗。

 羅伯-格里耶的首部小說《橡皮》(Les Gommes) 要比「新小說」這個詞誕生得更早,然而當時剛登上文壇的羅伯-格里耶便已得到羅蘭.巴特的重視並特別撰文評論。雖說羅伯-格里耶是「新小說」的旗手,並藉著「新小說」的理念在20世紀50至70年代於文壇引起了極大迴響,但今日,當我們談到這位「新小說」的理論家和急先鋒時,我們卻更多地會想起他在電影方面的成就。

 被搬上銀幕,並奪得了1961年威尼斯金獅獎的《去年在馬倫巴》(L,Ann* e derni* re * Marienbad) 至今始終是法國新浪潮,甚至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1963年的《不朽的女人》(L’Immortelle) 也獲得了路易.德呂克獎 (Prix Louis-Delluc);至於1968年的《撒謊的男人》亦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

 去年年底上海譯文將羅伯-格里耶的《桃色與黑色劇》(Scnarios En Rose Et Noir) 譯出並分成《骰子》和《玩火》兩冊出版,這部著作共收錄了羅伯-格里耶的6個劇本以及一些電影筆記,引用羅伯-格里耶的說法,這是一本他在午夜出版社一系列電影小說後的「小冊子」。這部「小冊子」的寫作對象是製片、演員,以及電影的幕後工作人員,藉著這些筆記,羅伯-格里耶為一些不存在的電影成就了骨骼,至於這些電影的血肉和能量,就須由他的預設讀者去賦予。

 羅伯-格里耶的作品一直被認為帶有強烈的感官魅力、詭異的情色,和黑色偵探小說的氛圍,除此之外,其另類的風格和先鋒的精神,以及跟電影藝術的密切關係,都令羅伯-格里耶在海外,特別是美國,獲得了極大的好評,而這些好評有時更要比他在法國本土所獲得的更高。1972至1997年,羅伯-格里耶先後獲聘於紐約大學和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但實際上,1970年之後,「新小說」在法國的聲勢經已悄然消逝,而克勞特.西蒙於1985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就可說是「新小說」的某種迴光返照了。

 到了今天,偶爾在學院中會聽到這樣的辯論:「新小說」真的為文學創作注入了新觀點新元素?還是它只不過是個在宣傳造勢方面很成功的文藝運動?姑勿論觀點如何,羅伯-格里耶於2004年獲法國最高規格的文藝機構——法蘭西學院授予第32號椅子卻是不爭的事實。至於中國讀者若想就羅伯-格里耶和「新小說」的價值作出判斷,認真閱讀其作品始終是最基礎,也是最必要的法門。

相關新聞
清湛,延伸,深化 內地新文藝誌《大方》 (2011-03-28) (圖)
書評:午夜的羅伯-格里耶 (2011-03-28) (圖)
書介:The Power力量 (2011-03-28) (圖)
書介:天香 (2011-03-28) (圖)
書介:標本師的魔幻劇本 (2011-03-28) (圖)
書介:You Are Not a Gadget (2011-03-28) (圖)
書介: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 (2011-03-28) (圖)
徵稿啟事 (2011-03-28)
《紐約客》記者中國尋路 (2011-03-21) (圖)
書評:那段激盪歲月的見證者 (2011-03-21) (圖)
書介:君子以經綸——沈鑒治回憶錄 (2011-03-21) (圖)
書介:我在美國做媽媽 (2011-03-21) (圖)
書介:中國為什麼要改革:回憶父親胡耀邦 (2011-03-21) (圖)
書介:帶我去月球 (2011-03-21) (圖)
書介:食記百味 (2011-03-21) (圖)
徵稿啟事 (2011-03-21)
霍金《大設計》哲學已死 (2011-03-14) (圖)
關於霍金《大設計》的問答 (2011-03-14) (圖)
書評:一個波希米亞人的文學反抗與自由 (2011-03-14) (圖)
書介:質數的孤獨 (2011-03-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