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潔潔(左)接受社工輔導後,已接受父親去世的事實,更用黏土做出父親在天堂的居所。右為其母Catherine。香港文匯報記者嚴敏慧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敏慧)贐明會分析去年26宗喪親兒童求助個案,發現69.2%人喪親後會有情緒問題,包括抑鬱、容易憤怒或經常哭泣等;30.8%人則有尿床、怕黑、不肯獨自洗澡等行為問題。專家建議,親友應向兒童正確解釋親人離世,讓兒童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並學習如何宣洩情緒。
現年10歲的潔潔,父親1年半前因白血病離世。潔潔自此不肯獨自洗澡,又怕黑,經常要媽媽陪伴。潔母Catherine表示,經學校社工轉介,母女同接受專業輔導,並以畫畫及做手工等,讓潔潔表達對喪父的感受,及她對父親的懷念。Catherine表示,潔潔由半年前從不談論父親,到現時會提及父親在天堂,又會主動關心她的心情,生活亦變得積極。
69%兒童有情緒困擾
贐明會與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分析了去年機構處理的26個喪親兒童求助個案,年齡介乎2至16歲,當中73.1%人喪父,11.5%人喪母。結果發現,30.8%喪親兒童有行為問題,69.2%人則有情緒困擾。中大社工系助理教授陳智豪表示,不同年齡的兒童喪親後反應不一,幼稚園及學前兒童對死亡未有概念,會產生很多疑問,例如會問以火燒爸爸會否感到痛楚,又會問爸爸去了哪裡?親友應正確解釋死亡概念,要說明死亡就是永久離開,不會再一起生活,不要以去旅行或睡眠等作解釋,以免造成混淆。
陳智豪續稱,小學生喪親後普遍會出現學業問題,或與人相處的問題;至於青少年則會對愛有所質疑,例如會深思是否不要再愛人,因為愛得越深,人離開時會感到越痛等。
專家促增死亡教育
贐明會中心主任黃志安表示,要讓兒童接受親人死亡,應先透過故事、角色扮演及遊戲等,讓他們了解死亡一事,再讓他們作出適當的情緒表達。陳智豪則稱,喪禮亦為死亡教育的一部分,但喪禮進行前應事先向兒童講述將要面對的事。他又促請當局由小學開始進行生死教育,讓兒童不要在傷痛開始才學習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