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Piccadily
今年的藝術節委約倫敦華埠藝術空間把第一個好萊塢華裔女影星黃柳霜(Anna May Wong 1905-1961)搬上舞台,很有意義。畢竟這位傳奇華人女性,在美國和英國拍過50部電影,但海峽兩岸已無人理會她,只有香港小圈子文化人仍然關注她,近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電影資料館就放映過她多部作品。
倫敦華埠藝術空間這次為她主演的默片《Piccadilly》(倫敦唐人街繁華夢,1929)作現場配樂,大體營造出配合劇情的氣氛、情感。此外,還加上旁白(介紹、敘述)、對白、歌曲,不過不失,屬於華埠藝術水平。可是部分樂手演奏和表演者歌唱、唸白時,間中會做動作,卻生硬得像業餘水準,效果弄巧成拙,並不討好。至於插入在原來電影中的錄像短片,沒有甚麼交待,如要與黃柳霜的生平或當時英美社會華人女子的命運扯在一起,我便覺得編導的個人想法有點一廂情願。我不知道黃柳霜生平的資料是否難找,看過該節目,對這位奇女子並沒有多點認識。
而吳興國主演、張大春編劇的新派京劇《水滸108忠義堂》,也是藝術節委約的節目,那是為了吸引年青觀眾而創作的新派京劇,其志可嘉。找周華健來創作搖滾音樂加進劇中,想不到效果極好,而他創作的強勁搖滾音樂和抒情流行歌曲,竟又出乎意料之外的好,而且難得的是可以結合在這部京劇裡。
在京劇裡用上萬馬奔騰般的電結他,自然要表演武打和動作場面,編劇張大春選了小說中的忠義堂為劇本重心,利用英雄好漢出場、動作和武打場面來製造趣味,而排場也夠大,上海戲劇學院年青小伙子,又打又跳又舞(像流行音樂會的表演),無疑吸引老外觀眾和年輕人,可是卻亦成了致命傷:劇情淡薄。全齣戲沒有女主角,雖然有個孫二娘角色,還唱了一首動聽的《笑英雄》,但她與主角宋江沒有戲劇關係,變得像花瓶而已。整個戲,人物眾多,卻沒有多少情節,連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張大春也回天乏力。
這個演出用上大量現代舞台表演風格的音樂、佈景、燈光、服裝、道具等等,完全違反京劇本色。京劇是採用「世界光」、全舞台光亮的,然而此劇為營造氣氛,舞台上有很多黑暗位,有時連主角也處身在暗位裡,我便看不清楚演員臉孔。那樣反叛京劇,相信傳統京劇觀眾會接受不來。
話劇《聖荷西謀殺案》是香港藝術節很成功的委約節目,首演在2009年,今回第三度公演,我補看了。大概經過兩年多的磨練,該劇更臻完整細緻,有可能成為香港三幾部話劇經典創作之一,成為香港文學的代表作。
此劇寫年輕夫妻相處,卻帶出移民男女的特殊心理狀態,妻子控制丈夫的社交活動、事業發展。華文文學作品,少有像此劇般描寫如此特殊心理狀態。此外,該戲也涉及兩岸三地的文化,自然而合理地把兩岸三地人集中在一個客廳裡。該劇有曲折情節,而伏線安排不著痕跡,因此難得有雅俗共賞的效果。
各位演員都恰如其份,其中彭秀慧演不討好的角色,卻能演得不過火,可以好好把女主角過分精明的心理狀態襯托出來。此劇在2009年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李鎮洲)、最佳劇本(莊梅岩)、最佳女主角(劉雅麗),足可以成為一演再演的好戲。 ■文:張錦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