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李理 北京報道)針對內地食品安全事故層出不窮,新華社發出6篇食品安全探源的系列評論。新華社在評論中表示,相關部門要把食品安全監管放在經濟安全的高度,與此同時,還應嚴厲打擊提供造假技術的專家。
題為「打擊毒食品莫忘助紂專家」的新華評論指出,現在造成食品污染的元兇,主要有抗生素、添加劑、天然香料、色素、重金屬以及劇毒農藥等等,而造假分子經常使用的一些諸如催熟劑、增白粉、染色劑、劇毒農藥之類的各種化學藥品,農民和商販差不多都能方便地在「村頭供銷社」買到。
評論指出,各種「毒食品」之所以流害於市,恐怕還有傳授造假知識的科技人員一份「功勞」。因此,評論認為,應嚴厲打擊提供造假技術的專家。
與此同時,新華社系列評論稱,「餐桌保衛戰」屢戰屢敗說明,食品加工行業較重的稅負和一味求大的行政引導思路,都不利於打贏「餐桌保衛戰」。評論稱,內銷稅負重,食品加工企業只得將目光轉向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