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晚清鎦金觀音。
佛教傳入中國歷千年,當中觀音菩薩慈悲憐愛世人的形象更是深入民心,適逢母親節和佛誕臨近,30多件估值逾8,000萬元的觀音菩薩尊像及佛教珍品將在下周到港,說的是「弘愛.傳福」千年觀音文物珍品展,展場更被打造成國家AAAA級及被評為「廣東第五大名園」的「寶墨園」縮影,讓大家體現環境所帶來的寧靜安適,感受文物珍品的深意。
這次展覽由中華文化產業集團及愛國文化保育協會、鑽石山荷里活廣場主辦,場地特別以廣州番禺的「寶墨園」為設計藍圖,展品由擁有10億寶藏的內地收藏家趙泰來親自挑選,並到場介場觀音菩薩的歷史。據介紹,清帝熱衷於保留及仿製過往歷朝的觀音像,特別於康熙雍正年間,在朝廷大力推動下,觀音像無論在數量或質量上均是各朝之首。加上清朝製瓷工藝造詣達到巔峰,因此出現了大量瓷器觀音及玉觀音。清朝觀音像的面形及體態修長,具婦女樣貌特徵,線條細膩,完全擺脫了唐代早期觀音的男性形象,令觀音女性化的形象深入民心。
觀音形象慈祥,民眾為了祈求兒女平安成長,就把兒女過契觀音,從而開始流行「上契觀音」的文化,久而久之觀音就成為「大眾契媽」,現時每逢觀音誕,一班契兒女都到觀音廟參拜,有如跟觀音慶祝母親節一樣。
唐卡與大藏經同樣珍貴
在眾多展品中,以每公斤的價值高達港幣200萬元的白玉觀音最為矜貴,而今次展出的20吋高清代仿宋代白玉藏菩薩以「和田白玉」則為當中的佼佼者,白玉菩薩像以整塊合白玉於清代雕琢而成,雕工精湛,表達出觀世音菩薩慈悲安詳之相,令人心懷安適。同場更展出3幅擁有逾千年歷史的「唐卡」及多本在中國佛教典籍中享有最崇高地位的《大藏經》。「唐卡」被喻是「西藏百科全書」的藝術品,它是繪製在麻布上的彩色卷軸畫,方便僧人隨身攜帶,隨時隨地拿出作禪修、參拜用途。唐卡分彩繪、織錦、刺繡、緙絲和貼花等類型,有的更以珍珠、瑪瑙、松石和藍寶石等鑲嵌而成,價值連城。 雖然今次的「唐卡」展品之大小只是傳統「唐卡」的四分之一,但其裝裱費已高達數萬元人民幣。
至於展出的《大藏經》,當中也有滿文版。據悉以往《大藏經》只有漢、蒙、藏文版本,直至乾隆皇時期才下令翻譯滿文版本,完整版共有699部2,466卷,主要珍藏於禁宮及部分廟宇,實際流出市面的為數極少,雖然2005年曾經被獲批翻印,但現今全球亦只有20套,每套價值更高達80萬,足見這批文物的珍貴之處。 文:盧寶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