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生涯發展任務」。如果說,「做個好學生」是兒童及青少年階段的任務,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反對。
逃學責任常歸咎於父母
筆者參與過很多不同類型的教育論壇,發現學生拒絕上學及逃學,是一個困擾性難題,至今仍沒有一套良方,可以百分百處理學生逃學問題。子女逃學,很多時會使人聯想到是家庭或家長出現問題,把責任歸咎於父母。但從家長角度來看,他們往往擔心的,是孩子在學校發生問題。
逃學生或有解難問題
上學與否,主角其實是學生。假如用生涯規劃角度分析,筆者認為,學生逃學,是在自我形象上或解決問題能力上,出現了問題。當孩子把焦點集中於自己的弱點,感到自己無能,找尋不到上學意義,逃學就變成理所當然。
根據中文大學2007年所做的調查發現,輟學學童多認同上學沒有意義和太辛苦。而經已復課的學童,比仍然輟學的學童,較多認同上學的正面意義,例如:可有助自己明白事理、方便找工作,發展自己的理想等。
筆者曾見過一個校內成績良好的青少年,在一個長假期之後,突然拒絕上學。他在學校消失兩星期後,才斷斷續續每星期回校一兩日。這樣令人擔心的狀況,維持了差不多兩年。及後,他有機會參與一個有關尋夢想的生涯規劃課程,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很怕輸,擔心別人認為他蠢。事實上,他的夢想其實是想做大學生!
事主完全忽略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優點:分析力強,有領導才能。筆者於是和他一起探訪大學,讓他有機會跟大學講師談話。大學講師問他:「想唔想入大學?」他微笑回答:「很想呀!」筆者相信這名青少年在上生涯規劃課和探訪大學過程中,已尋找及確認自己的夢想。自始,他不再逃學。
大家都留意到,故事主人翁拒絕上學的原因,是他擔心自己比不上別人。當青少年有機會認清自己的能力,情況便會改寫;重點更是由青少年主動改變,去改寫自己的人生。
處理逃學三個錦囊妙計
作為師長或社工,要處理學生拒學或逃學問題,筆者會有三點建議: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上學的意義,包括增長知識、認識朋友、學習群體生活;另外,應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協助青年人為自己尋找夢想、訂立目標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輕易容許子女拒絕上學,例如:小朋友身體如果沒有大問題,應該盡量帶小朋友返學,不要讓小朋友錯誤濫用父母對他們的愛護,誤解以為以病相逼,父母就要就範。相反,父母更應認清自己角色,堅持協助子女築夢,讓孩子學得快樂及有意義。
香港家庭福利會
藝進同學會賽馬會將軍澳青年坊
青年服務隊隊長 邱寶琴
網頁: www.hkfws.org.hk
(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