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廣東韶關農民李會新已75歲還在種地。
香港文匯報記者 肖郎平 攝
千百年來,古老中華以農立國,但隨著工業化、現代化推進,年輕農民紛紛進城務工,大大削弱農村勞動人口。如今,神州大地上的農民大軍不單出現斷層,土地拋荒問題更是日益嚴重,相對城市的極速發展,農村現代化滯後,農業收益微薄,農民為求生計不得不另謀出路。
一個多月來,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四省近十個縣市,行車2,000公里,深入數十鄉鎮實地調查,窺探今日農村真貌,特別推出一連三輯「中國農民系列報道」,向讀者作詳盡深入的報道。 ■香港文匯報廣東分社記者 肖郎平
他們太老了,老到不堪重負;同時,種糧收入太低了,低到無法忍受。於是,過去視土地如命根的老農,如今竟視土地為雞肋,任由土地荒蕪。
尤其弔詭的是,留在農村的農民衰邁到不能種地,而能種地的農民不留在農村。而且,不願種地的群體從過去的新生代農民,竟已蔓延到老農群體。困局已深,懸念何解?
棄耕蔓延老農 土地拋荒嚴重
3月8日,廣東韶關翁源龍仙鎮青雲山下,75歲的李會新掄起钁頭挖地裡的桑樹。養蠶不划算,他計劃改種花生或者黃豆。
與白髮蒼蒼的李會新和近億衰邁的老農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那一片生機蓬勃的田野,明黃色的油菜花開得正盛,桃紅李白伴隨左右,還有對鄉村不離不棄的蜜蜂,依然在為鄉村妝點秀色。
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內地60歲以上的農民大約有1.1億人,除去近兩成已經失去或半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其餘9,000萬老農仍然勤耕不輟。三農學者李昌平飽含深情地向記者表示:「感謝農民,感謝中國農村數千萬老人們!是中國農村的老人們既幫助『農民工』照看了孩子,還種了『農民工』拋棄的土地,為十三億人提供了豐富而廉價的食物。」
李會新的兩個兒子都長年離鄉在外,老兩口螞蟻搬家式地蒔弄土地,「慢慢幹,能幹多少算多少。」
因為貧窮,李會新兩個兒子都很晚結婚,他和老伴帶著七八歲的孫輩留守在青雲村李屋,儘管90%的同族村民早已紛紛進城。
耕作收入不足 掙錢靠打散工
在穿行鄉村兩千公里的行程中,記者很難碰到同齡人。湖南「老表」劉清乃是衡陽市衡東縣榮桓鎮人,陪同記者在村裡採訪,每當偶爾看到年輕人或者貌似年輕些的,他就要向記者解釋一番:這是誰家的孩子,早已過40,「40歲以下的都沒有,就算有,也是留在農村跑運輸或者做生意的,並不種地!」
榮桓鎮是開國元帥羅榮桓的故鄉,記者在那裡採訪時正趕上修路,一路泥濘不堪。劉清乃提醒記者注意,路旁工程隊的小工,幾乎都是50歲以上的農民。果然,一路上不管是湘楚豫,無論修路還是蓋房或水利,各地農村基建的小工,都是打散工掙生活費的留守老農。75歲的汪老伯是記者一路上所見到最老的小工,他在湖北赤壁市新店鎮荷葉塘村一處新房工地上,免費幫親戚手工攪拌混凝土。
榮桓鎮柏塘村書記劉新國表示,全村900多口人,僅留下一小半,除了小孩,種地農民全50歲以上。常寧市蘭江鄉八一村廟嶺組組長表示,全村500多人,40歲以下的農民一個都沒有。
留守農民逾7成「40後」
李昌平將衰老的農業大軍稱之為「99農業」。足以印證這一說法的是,《中國縣域經濟報》內部參考曾刊文分析衡陽市農田拋荒的原因,指出,從祁東縣抽樣情況來看,留守農民隊伍上世紀40年代以前出生的佔70%,50年代出生的佔20%,60年代出生的佔8%,70年代出生的佔2%。即使在安徽平原地區,農工黨蕪湖市委2010年1月發佈的調查也表明,農民「老齡化」現象十分突出,四、五十歲以上的農民佔九成以上。
另一方面,國務院研究室2006年發佈《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顯示,全國已經進城的農民工中,16至30歲的佔六成,31至40歲的佔23%,41歲以上的佔16%。對全國2,749個村莊的調查顯示,74.3%的村莊,認為本村能夠外出打工的青年勞動力都已經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