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埔沙螺洞保育暨骨灰龕項目被迫押後。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敬文)港珠澳大橋訴訟的骨牌效應未止,環境局推出首個的公私營生態保育計劃,其環評報告已於昨日撤回,使大埔沙螺洞保育暨骨灰龕項目被迫押後。環境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群聲表示,在政府上訴未有裁決前,所有環評報告會一併考慮早前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的要求進行審議。
港府早年推出的新自然保育政策,力推公私營合作進行生態保育,其中大埔沙螺洞保育暨骨灰龕便是首個項目。發展商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提出,把沙螺洞約52公頃山谷劃為生態保護區,又把5.5公頃用地興建文化教育靜修院及靈灰閣,提供6萬個龕位,並會注資1.2億元成立基金進行長遠保育工作。
押後半年 發展商撤環評報告
有關項目環評報告已於今年初完成,並諮詢公眾,原訂於昨日提交環諮會審議,但發展商突然撤回環評報告。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發言人表示,因應港珠澳大橋環評訴訟,已撤回沙螺洞發展項目的環評報告,並會補做不進行有關工程的環境資料及緩解措施,料補做環評、再諮詢公眾及提交審批需時半年。
據悉,多名環諮會成員在昨日會議上關注港珠澳大橋訴訟事件,因環保署在上訴有判決前,將會參照高等法院有關裁決,即所有環評報告須進行工程的獨立影響。有環諮會成員透露,因過往及目前進行的環評,都沒有進行工程的獨立影響,變相所有環評都「不合格」,料未來半年將不會有人會提交環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