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保與不保? 活化不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李浩然認為不應硬要把每項舊建築都要原汁原味地保留,一成不變。

——思考香港舊建築的「生存」問題

 近年本地保育舊建築之聲四起,或許是以往未有充分保護具歷史價值及包含建築美學的珍貴舊建築而引致極端反彈,似乎只要是有數十年以上歷史的舊建築,便必須要保留下來,成為文物保育的對象。凡是舊建築都必須要完完整整地保留,就是保育?真的絲毫不能動半分?若然如此,城市又如何發展? ■文、攝:盧寶迪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早前中環街市活化計劃的第三階段剛結束,最終定案尚未揭曉,但相關的保育討論已備受關注。對文物保育素有研究的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李浩然,本身亦是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他認為在文物保育上,先要搞清楚建築物本身的特質。「原汁原味保留,並非適用於所有舊建築。不要僵化舊建築成為無用古董。」

 以往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舊建築保育項目,中環街市就是其中之一。擁有80年歷史的中環街市,曾經歷多次拆卸和重建,現時的建築已經是第四代改建後的模樣,外牆設計反映現代建築主義的簡約實用精神,外觀為簡單的橫向線條,著重功能上的實用。在03年停止運作的中環街市將進行活化,在2009至10年的施政報告裡提及到:「把中環街市剔出勾地表,交由市區重建局全面保育和活化,既可改善中區的空氣質素,又可在鬧市中創造一個難得的休閒點。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將會成為上班人士在日間的『城市綠洲』,以及市民和遊客在晚上和周末的新休閒去處。」

保育需考慮建築物價值

 而市建局以「城市綠洲」作為活化計劃的主題,第三階段諮詢邀請了4間建築顧問公司展出了4個設計概念亦已剛剛結束。李浩然認為香港正處於關鍵時刻,中環街市的活化代表了保育方向的轉變,至於4個方案中,哪個較好?「文物保育視乎大眾的接受程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若希望加入多點新元素,便應把目光放遠,看看外國的例子,再作比較。」

 而中環街市,李浩然認為它跟本地大多舊建築相近,在設計上著重功能化,講求實用,並非追求建築上的美感。「它靚唔靚?很難說,它的原本設計就是為了要建設一個實用的街市,而不是給人觀賞。若你以傳統那種注重歷史價值和建築美學的角度來為中環街市作保育,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方法。」

 李浩然指以往大多以考古、博物館形式來作保育方向,只適合屬國寶級的大型建築保育項目——歷史及建築美學的價值甚高,如皇宮和大教堂。他認為適合這個方向形式作保育的,屬禮賓府、甘棠第等。「到了90年代,保育的已不只著眼於古蹟,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築。本地較少像皇宮般那樣的建築物,不能把保育方向以博物館的形式來進行,硬要把每項舊建築都要原汁原味地保留,一成不變。」

加上新建設配合新用途

 對於中環街市這種實用性強的建築物,又應該如何保育?「文物保育不是向後看,而是向前看的事情——不是把建築物變成古董,而是要活化,才能達致可持續發展,亦即把它視作城市裡的資源來看待。」李浩然說,保育非只著眼於一幢建築物,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作方向,顧及到建築物周邊以至坐落的整區環境。而活化,無可避免要在舊的東西加上新的部分。「由於用途改變,在設計上也得稍加改變,才能配合新的用途。」

 但加上新的部分,不一定能收到如期的效果。他指出以往有的做法是仿古,中環碼頭以及1881 Heritage(尖沙咀前水警總部)相鄰的仿古建築,他坦言這個做法是有問題的。「若然人們根本不認識這建築的歷史,過了十多年後,人們再看,也未必分得出哪個部分是新或舊,很容易把歷史混淆,這不是一個好的做法。畢竟建築物應該要反映一個時代的文化、科技以至社會環境等。」

 在李浩然眼中,仿古不是好的做法,應該要創新。他認為在保育文物上加以創新設計,兩者間不一定是互相衝突,他指國際上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著名建築師貝聿銘於1989年在巴黎羅浮宮旁加建玻璃金字塔就是其中之一。「創新的設計與舊建築其實可以並存,到了今天,新建部分的重要性與旁邊的羅浮宮變得一致,有著社會價值——亦即人們對這建築的集體感情。」他指在柏林的國會大樓Reichstag的保育建築,在舊有建築加上圓拱形新建部分,同樣是成功例子。

為實用功能建築添亮點

 此外,為配合可持續發展及文物保育原則,李浩然說新建部分都具備可還原的特質,可以拆走新建部分,甚至吸引人流,特別是本身無甚特別建築特色的舊建築,他以新加坡貨倉區的Clarke Quay為例來說明:「那裡翻新後曾加入新的食肆,但未能吸引人流,5年前重新計劃,就是在舊貨倉之間的行人路上加蓋新建築——像雨傘般的天幕來吸引人前來,保留重要元素——戶外公共空間,沒有把它變為室內冷氣區,天幕既防了紫外線,特設裝備能噴出水氣,能減低溫度,與室外溫度可相差至4度。」

 藉著Clarke Quay的例子,李浩然指出要活化舊建築成為有利社區的新用途,才能達致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不要僵化舊建築成為無用古董,即使是博物館,最重要是當中的餡,而不是殼,除非那個殼像紫禁城那樣的質素。」

 本地在保育及活化舊建築上,汲取過像活化灣仔和昌大押那樣的教訓,相信在保留建築部分與改變用途之間會有更周詳的考慮吧。

相關新聞
保與不保? 活化不活? (2011-05-21) (圖)
市區私人建築物活化 (2011-05-21) (圖)
外國成功活化建築 (2011-05-21) (圖)
中環街市 (2011-05-21) (圖)
西營盤「消失」前 用藝術留住回憶 (2011-05-21) (圖)
梁柏豪的《西營盤,別想太多》 (2011-05-21) (圖)
劉穎雯的《抽空》 (2011-05-21) (圖)
Thomas的《留住者》 (2011-05-21) (圖)
留住西營盤 (2011-05-21)
兩岸四地藝術家組合配對 1+1創作謀突破 (2011-05-19) (圖)
籲政府設立交流專項基金 (2011-05-19) (圖)
香港社會的身份焦慮 (2011-05-19) (圖)
部分作品解讀 (2011-05-19)
「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香港巡迴展覽 (2011-05-19)
子非魚 焉知查傳訥之樂 (2011-05-19) (圖)
「子非余,焉知余之樂」畫展 (2011-05-19)
創作人實踐靈感 轉化心思成事業 (2011-05-17) (圖)
著重玩味 開拓市場 (2011-05-17) (圖)
「B.Duck—All About Playful」展覽 (2011-05-17)
跨界創作 擴展版圖 (2011-05-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