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從事評彈70年的陳希安
這裡講的「南」截然不同於粵港式的南派文化,而是「江南」吳儂軟語的溫香。起源於江蘇蘇州的評彈從明清一路沿襲至今,是江浙一帶最為本土的曲藝藝術。優柔婉轉的蘇白,在評彈的撥弦說唱中,娓娓道來得含蓄秀麗,深得上海蘇州等地人民喜愛。所謂評彈,其實是彈詞和蘇州評話兩種,又被稱為「小書」和「大書」。
今次來到戲曲節的上海評彈團,作為上世紀50年代初便已成立的匯聚精英評彈表演人才的著名藝團,則半個世紀如一日地將這門「江南曲藝之花」演繹得枝繁葉茂。該團十八藝人之一、現年84歲的陳希安先生是親身從事評彈70年的一位老藝人。他擅演長篇評話、說表清晰,唇齒間的伶俐就已道盡《珍珠塔》、《西廂記》的人世悲歡,所謂動人心弦,全憑語言。因而他也認為,評彈的最根本魅力,即是語言。語言可以栩栩如生,可以與觀眾交流古今故事中的情感迎送,更可以見證眾生沉浮的歷史長河。而所需的全部道具,不過是一桌兩椅(「大書」更只需要一位男藝人)、一塊醒木、一把琵琶、一個三弦,再加多一把摺扇。
「評彈既是對傳統文化的發揚,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將畢生的曲藝生涯都獻給評彈的陳希安,見證了這門藝術從舊社會的船塢碼頭、街頭巷尾,走到今天的對傳統文學性的繼承。「評彈的創始人,那些老先生們過去能唱紅,都是因為和觀眾的接觸面最廣。」一個人可以說書,兩個人可以搭檔唱演,身段韻味都在藝人的眉目口齒間。「無需燈光或是舞美,我們這張嘴,就令觀眾聽得開心。我們用嘴描述人物、噱頭也靠嘴上功夫。」
50年代時,評彈的觀眾數量僅次於電影,而今雖然因著時代輾轉,多元藝術門類的發展為評彈帶來衝擊,江浙一帶的廣播電視、劇場、甚至是大學校園中,卻仍遍地皆有這舊派瑰寶的演繹,其受歡迎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劇種。陳希安說:「我們的優越性是與群眾緊密相連。沒聽過的人,一聽也會上癮。」因為講的、唱的都是樸實百姓最喜聞樂見的英雄故事、家庭倫理、兒女情長。雖說是江南的在地文化,此前來港、去台灣演出卻都場場爆滿,方言誠然是種隔閡,卻也從另一層面上,更能點燃異地老蘇浙移民對故里的心魂牽念,那些委婉親切的唱詞韻腳,都是家鄉的音、故土的情。
和其他傳統曲藝一樣,評彈一樣面臨著適應現代社會、求得長遠發展的挑戰。然而談及在傳統的基礎上革新,陳希安站在資深老藝術家的立場上,卻有一番清醒的堅持。「評彈的改進,應當是從將傳統曲目唱得更有韻味上面下功夫,提高中青年演員的綜合素質、去掉一些過於鄉土、今天人們聽不大懂的語匯。」陳希安強調,傳承是根本,而不是將評彈生改為現代化形態。「我個人不贊成傳統角色轉型。就比如包公如果突然說起現代話,這也會讓觀眾覺得不舒服。」
評彈是傳統價值極為豐富的一種藝術形式,因而才更要在傳承的基礎上去完善,而非加新。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門藝術中流淌的是古往今來的民間智慧、最貼近生活本質無需雕飾的原生態喜樂。因而今次上海評彈團來港,我們也有了機緣去親近這門江南的質樸曲藝,方言雖然是海上軟語,卻也能令我們領略到另種南方文化的婉柔。精彩的語言配上古風古韻絲絲入扣的轉軸彈唱,我們從而得以進入那段屬於江南的、屬於傳統中國曲藝人的歷史。
中國戲曲節2011:上海評彈團「吳音風韻」
日期:7月22至24日
詳細地點及場次請見康文署文化節目組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