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性格與人格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17]     我要評論

文潔華

 心理學家在努力尊重「事實」,對傳統人性觀來一個肯定或否定,不敢妄下判語。人是具道德自覺的動物;人是理性的動物;人是建構意義的動物;人明白「適者生存,自強不息」;人是本能決定但托辭於文明;人最懂得創造及運用符號……

 但最叫人困惑、憂慮,甚至恐懼的,是當上述的假設若隱若現,流動不居的時候。

 英國婦人在西班牙城市的商店,光天化日被人割下了頭顱。據說那婦人被人跟蹤後曾經求助,而跟蹤她的人顯然有殺她的決心和意圖。他被捕後被視為神經漢,就如那些肯定地說看見了惡魔,非除害不可,言之鑿鑿的人。「瘋狂」的論述被制度化了便好辦事,但每天在營營役役的人海中變化無窮的人,便難以說正常或不正常。

 心理學家把人的性格放大,結論只是一個疑團。性格(Character)一辭來自希臘語,意指在錢幣上刻上的印記,是固定性地給人辨認的;但問題不在面目而在性情。一些所謂德高望重、正氣凜然的人,總又會有人指出他們相反的一面:兇惡、冷漠、決絕而沒同情心;不顧及他人的損失及感受,說傷害他人的話做趕盡殺絕之事,證據一籮籮。同一個人同一天同一個時段變臉之快,令人懷疑人們談論的是否同一個人。因此政壇及公眾人物的醜聞引人嘩然,像高爾夫世界級球手Tiger Woods的性醜聞……打球跟性生活,如何談一致或不一致?

 心理學說人在不同環境和關係因素裡,都得「適者生存」,無所謂固定的性情;那是我們對「性格」甚至「人格」的迷思吧了。

相關新聞
光圈愛漫遊 十八年即影即有 (圖)
寶麗萊傳奇 (圖)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 香港館上演「質樸與浮華」 (圖)
展現原創敲擊熱動力—台灣國際打擊樂節 (圖)
百家廊:城市建設中的文化元素 (圖)
翠袖乾坤:性格與人格
古今談:糟糕的倫敦地鐵
琴台客聚:心色密碼:面具的真相
杜亦有道:文明南渡
一網打盡:第三波移民
記憶後書:續談《百年孤寂》《撞到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