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借殼」民企 不代表中國民企實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0]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卓建安)近期有關在美國上市的內地民企造假賬的風波越演越烈,並拖累在香港上市的民企被狂沽,香港和內地的會計師事務所也被波及。不過,若分析此次在美國被指造假賬的內地民企可以看到,這些民企多是通過俗稱「借殼上市」的「反向收購」方式到美國上市,這些公司並不是中國民企的真正代表。

估值高吸引知名民企上市

 最近幾年由於在美國上市能夠獲得較高估值,且上市後股價表現不錯,因此有很多著名的內地民企紛紛前往美國上市,近期的包括人人網、優酷網等,有報道稱土豆網也將於7月1日之前在美國上市,但目前未知會否受此次民企風波影響。

 在眾多內地知名民企透過正式的IPO在美國主板上市的同時,有更多的內地民企則從「後門」透過「反向收購」的方式在美國非主板上市。所謂「反向收購」,也稱借殼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即殼公司)以達到控制該公司的目的,然後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包括大股東在內的非上市資產及業務,以達到這些資產及業務上市的目的。

 其實「反向收購」於過去十多年在香港亦相當盛行,很多公司透過有關方式達到上市的目的,但後來香港收緊上市條例,規定若上市公司注入的資產大大超過原先的業務規模,那麼這間公司需要重新以IPO方式上市。

159家內企靠「借殼」赴美

 目前美國非主板的證券交易所,為吸引企業前來上市,證券條例相當寬鬆,其中包括允許企業以「反向收購」的方式上市。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1月到今年3月,共有超過600家公司通過「反向收購」在美國上市,其中有159家來自中國,所佔比例高達27%,而同期中國企業透過正式的IPO渠道成功在美國上市的有56家。目前被停牌和遭遇投資者集體訴訟的基本上都集中在這些「反向收購」公司中。

 內地著名私募基金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日前在被香港文匯報記者問及有關問題時表示,此次在美國出事的內地民企,基本上均是透過「後門」以「反向收購」方式在美國上市的,這些企業並不是中國民企的代表,因此出現問題並不奇怪,而正規的民企上市是透過嚴格的IPO程序進行的。

相關新聞
美財務風暴惹恐慌 民企或轉港上市 (圖)
多隻中資股赴美緊急叫停 (圖)
若民企蓄意造假 核數師難發現
專家:不應忽視系統性風險 (圖)
「借殼」民企 不代表中國民企實力
港美及內地上市 主要條件比較
累積跌幅巨 港股料反彈 (圖)
近期影響投資市場的因素
無懼大波動 三新股今登場 現代教育上市前借錢豪派息 (圖)
今起招股3新股資料 (圖)
中國服飾入場費5050元
青蛙王子高鑫已通過聆訊
西藏5100 僅靠一個客 (圖)
忠旺增內銷接平單 (圖)
用心險惡:美藉口「雙反」 阻中企拓海外 (圖)
本報專訪:減碳排放 既省開支亦響名堂 (圖)
港機廈門新機庫啟用 (圖)
青啤首個海外酒廠選址泰國
青啤今年淨利料達18億
Z-Obee或年內收購菁英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