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派
■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復建居屋不是要打擊樓市,而是要協助沒有能力購買私人物業的市民解決住房問題。
■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張炳良:首階段興建數千個可以接受,申請比例則不要只向綠表傾斜,應給予白表人士更多機會。
■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鍾劍華:首階段興建4千至5千伙居屋較合理,相信社會可以接受,在心理上亦可產生一定效果。
■ 中原董事施永青:支持復建居屋,部分新建居屋單位應限制只售予本地首次置業人士。以往居屋訂價與私人市場價格掛u,而私人市場價格則被外來投資者扭曲,需解決。
■ 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價部董事林晉超:首階段居屋供應量約3千至5千個,料可使中小單位價格恢復合理水平。但擔憂復建居屋將與「限呎地」政策之間構成競爭,與「置安心」計劃則沒有衝突。
■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要求當局立即復建居屋,首批單位應為1.14萬個,並於2014年落成;居屋市場與私人樓宇並無任何關係,復建居屋對樓市沒有影響。
保留派
■ 港大房地產及建設學系副教授李寧衍:實際居屋需求量及購買資格難以定義,而且政策由落實到居屋實際落成有時差。由於居屋定價與市場掛u,若樓市下跌,政策可能無法追上市場,居屋買家反而會有損失。
■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會方對於政府推多少居屋暫無共識,亦相信政府不想將樓市推倒。
■ 嘉華國際主席呂志和:復建居屋是一個「困難的決定」,相信政府是迎合社會要求,制定平衡各界利益的方案,期望各界以中肯立場看待復建居屋問題。
■ 浸大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復建居屋可使市場憧憬中小型住宅供應增加,待居屋供應時才入市,相信短期對中小型住宅成交價、量均帶來壓力。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建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