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在實現經濟騰飛的同時,亦面臨因民生發展滯後而形成的社會管理困局。圖為拆遷舊樓引起的政府與民眾糾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中國共產黨在迎來90歲生日之際,其執政的國家也步入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相疊加的特定歷史階段。經過六十多年的勵精圖治,中共在領導中國實現了經濟騰飛的同時,亦面臨因民生發展滯後而形成的社會管理困局:民眾安全感下降、社會團結和凝聚力流失、社會不穩定性加劇,徵地拆遷、安全生產、生態環境等領域群體性事件和惡性極端事件此起彼伏,政府公信力下降……
此間北京專家指出,經驗表明,經濟高速發展常常伴隨著社會結構的劇烈變化,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產生連鎖效應,甚至引發社會撕裂、政局動盪。時值建黨90周年之際,中共當前不僅處於自身發展的重要歷史節點,更站在中國新一輪改革的起點,她如何改善和創新社會管理,化解轉型期日益複雜的社會矛盾,協調各階層的利益衝突,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不僅是對其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也關係到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
重經濟導致社會管理短板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本報表示,作為重要的政治社會發展新思路,加強社會管理和創新在最近半年被中共高層提升到空前重要的地位:繼年初為期5天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後,三月,社會管理創新又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5月末,政治局會議主題也是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短短幾個月內,中共高層次就此做出多次研究部署,說明執政黨已看到形勢緊迫,問題嚴重。
他分析指出,過去30多年來,中國社會經歷了劇烈變革,社會轉型速度大大加快,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而在利益訴求多元化、社會心態紛繁複雜的社會轉型期裡,中國執政黨的工作主軸一直是經濟建設,經濟發展快、社會發展慢,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的短板效應凸顯。這個短板不僅嚴重制約下一步的經濟發展,更造成社會矛盾突出。
轉型需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認為,當前,由於社會管理短板導致各種社會矛盾凸顯,體現在社會公眾層面:一是社會貧富差距持續拉大,社會公眾的「不公正感」強烈,經驗證明,這種情緒蔓延和發展的結果必然會導致劇烈的社會動盪,甚至威脅到現有政權的穩固;二是權力腐敗現象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公共權力的公信力下降,結果是直接導致社會誠信度降低、社會安全感下降、社會團結和凝聚力流失、社會不穩定性加劇。可見,當前中共作為執政黨所面對的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和問題發生了重大轉變,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貧困轉到社會不公、貧富差距、城鄉發展不均衡、腐敗、就業難,以及由此導致政府管治危機,基於社會轉型的需求,實現以「社會公平正義」和「包容性增長」為中心的社會管理、建立良性社會運行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