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八閩鄉音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閩箏傳人延血脈 開班授徒謀復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作為中國古箏九大流派之一的閩箏傳承人陳茂錦,開班授徒決心復興閩箏輝煌。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丁亮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丁亮 福州報道)源自60年前的一次邂逅,陳茂錦便為中國古箏九大流派之一的閩箏獻出了自己半個世紀的摯愛。如今,這位古稀老人不忍眼睜睜看著閩箏衰敗失傳,決心重出江湖,並開設「閩箏傳承班」,誓將閩箏的血脈延續下去。

 據陳茂錦介紹,之所以開班收徒,是因為去年八月的一次尷尬。原來,當時一名河北的古箏教授專程來到福建,想聽一場正宗的閩箏演奏,但作為閩派古箏傳承人的陳茂錦尋遍八閩卻湊不齊一場八人的演奏會。他自覺臉上無光,便痛下決心一定要為閩箏奪回一席之地。

衰敗失傳 人才凋零

 據了解,閩箏也稱閩南箏,興於明朝,盛於清朝和民國年間。閩箏主要流行於閩西南一帶,作為當地民間合樂,古箏都是作為主樂器,起領頭定拍作用。早在1951年,還是少年的陳茂錦觀看了一場閩箏傳人陳友章的演出,頓時便被閩箏古樸、淡雅的音律所折服。1954年,他考入福建師範學院藝術系,雖然主修的是琵琶,但每逢寒暑假或者下鄉,陳茂錦都會跑到雲霄,師從陳友章學箏。

 後來,陳茂錦又赴詔安拜閩箏大師張永固為師。由於欣賞他孜孜不倦的勤學精神,張永固、陳友章將祖傳的古琴譜毫無保留的傳給陳茂錦,希望他能將閩箏傳承下去。而畢業後的陳茂錦更花了多年時間著力於記譜、譯譜、打譜、整訂近百首閩箏曲譜,並將這些珍貴的曲譜收入編寫成《閩南箏曲集》,填補了閩派古箏理論的空白。

退休多年 重拾教鞭

 但隨著張永固、陳友章等大師的逝去,閩箏也逐漸沒落。陳茂錦感慨,如今是既沒有人教也沒有人學,雖然也有部分孩童學習古箏,但多是彈奏現代古箏譜,「大部分的福建人都已經把閩箏遺忘掉了。」每次開會,陳茂錦都會羨慕其他流派古箏的弟子如雲。於是,退休多年的他又重新拾起了教鞭。隨著「閩派古箏傳承班」匯報演出日前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陳茂錦當初的尷尬終於在他的弟子身上得以化解。

相關新聞
捆綁文化拓新路 福建高端茶會所大興 (2011-06-29) (圖)
漳州陶藝家造罕見大印章 (2011-06-29) (圖)
不堪噪音擾兒 慈父自殘抗議 (2011-06-29)
安溪建首家茶高校 明秋招生 (2011-06-29)
福州啟動車輛環保限行 (2011-06-29)
閩箏傳人延血脈 開班授徒謀復興 (2011-06-29) (圖)
紅色之旅 (2011-06-29) (圖)
少女染怪病 肚大如孕婦 (2011-06-22) (圖)
豬糞澆地 種出171斤大田薯 (2011-06-22) (圖)
18年寫千萬蠅頭楷 八旬翁膺世界之最 (2011-06-22)
創意族譜書寫兩岸情緣 (2011-06-22) (圖)
安溪鐵觀音征服山西茶客 (2011-06-22)
大話八閩:延平郡王祠落成 兩岸共謁鄭成功 (2011-06-22) (圖)
鷺島熱捧台味夜市 (2011-06-15) (圖)
兩岸客家人聚福建 同拜保護神定光佛 (2011-06-15) (圖)
閩港觀鳥會 攜手拯救勺嘴鷸 (2011-06-15) (圖)
兩岸齊天大聖信眾 順昌朝聖謁祖 (2011-06-15)
愛郎變女郎 氣煞女大學生 (2011-06-15)
大話八閩:美國「媽媽」情牽聽障娃 (2011-06-15) (圖)
末代倒桶嫂 為生計39年「倒夜香」 (2011-06-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八閩鄉音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