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提到辛亥革命,人們往往只記得成功了的武昌起義,但一次成功往往是多次的失敗築成的,香港話劇團上周演出的《遍地芳菲》就是以革命成功前的廣州前役—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起義的故事為骨幹,兼以刻畫不同階層的中國人如何在亂世中掙扎求存、反抗乃至起義等。
此劇是著名編劇杜國威的經典戲寶,早在八八年首演,今年時值辛亥革命百年,重演不但意義重大,也易引起共鳴。
在演出「引言」,作者這樣形容當時的情形:「中國人是草!慣性卑躬、低賤,任踐踏任摧毀,也不哼一聲!中國人是草!繁殖又繁殖,不厭其『繁』,『希望』隨生命不斷蔓延……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泥土的地方就有草!……」
以草的地位形容中國人的「卑微低賤」,又以草的繁殖象徵中國人的「剛毅頑強」,恰好地點出了當時中國人及其文化特性,劇情也以此為伏線推進——一群背景各異的普通百姓和充滿理想的革命志士聚集於羅經營的照相館及其幫工徐保生的家中,時而商議國事,時而閒話家常,又機警地對付清兵的搜查等等,他們都只是希望有一個平安的家,人人平等互愛,但社會的不公、官府的腐敗和無能,促使他們捨小我而成就大我,走向起義,犧牲性命。
劇本著重描寫了大時代中的親情、愛情、友情與家國情,包括羅氏父女情、保生夫妻情,深明大義的母愛,林覺民對妻子的隔空思念等,「訣別」場面尤其感人。
話劇背景乃兵荒馬亂的年代,列強欺凌,國難當前,家難成,人命更不值錢。所以,劇本的愛國主題很突出,也把各人捨生取義的犧牲精神,表露無遺,致使起義失敗一幕特別震撼人心,雖然幾個月後,作為象徵性的角色福仔開口說話:革命成功了。
本月連續看了愛國電影和話劇,在重溫歷史和緬懷先烈之餘,我在想,在革命成功百年後的今天,「犧牲精神」是否應該有更深層次的闡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