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唐英年(左)指出,向低收入新來港人士發放6,000元津貼,符合基金協助有需要人士的宗旨。香港文匯報記者聶曉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昨日正式通過向合資格新來港人士派發6,000元的建議,並決定放寬1人家庭入息上限的申請資格,由原建議的月入6,500元上調至7,300元,其餘家庭的入息上限則維持原有建議(見表),料90%於明年3月底年滿18歲的新來港人士,即逾23萬人受惠,涉款近15億元。有關建議稍後提交立法會審議後,再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預計10月3日開始接受申請,最快今年11月開始「派錢」,先申請先處理。
關愛基金建議,任何在明年3月底前年滿18歲且來港不足7年的人士,倘家庭月入未超過入息上限,均符合申請資格,每人獲發6,000元;現有綜援、學生資助辦事處轄下學生資助計劃、公立醫院及診所費用減免機制(非一次性)受助人士自動符合申請資格。
屬一次過性質條件較鬆
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唐英年指出,向低收入新來港人士發放6,000元津貼,符合基金協助有需要人士的宗旨:「在構思計劃細節時,我們已充分顧及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的意見,並考慮到其『一次過』性質,採用較寬鬆的批核條件,簡化批核程序,減少行政費用。」
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指出,基金決定將1人家庭的入息上限調高,是基於1人家庭原建議6,500元的門檻過高,他說:「1人家庭的數據比較特別,因為多達40%單人家庭並無收入,以致拉低統計處統計的入息中位數,2人家庭入息上限(14,600元)除以2,已經是7,300元,故決定將1人家庭的入息上限調高至這水平。」
優才入境者不符合資格
羅致光強調,關愛基金成立的目標是協助經濟上有需要的新來港人士加快融入社會,故有必要設入息條件,相信只有約10%新來港人士未能受惠,包括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人士:「相信他們的經濟條件比較優厚,較易融入社會,就算他們甫來港未有工作,亦不符合申請資格。」
羅致光指出,今次「派錢」屬一次性資助計劃,相信將1人家庭入息上限放寬至高於中位數,不會作為交通津貼等港府其他常設資助政策的「先例」,亦不擔心因而引起司法覆核。他希望,本屆立法會休會前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預計9月開始宣傳,10月正式接受申請,最快可望11月完成首輪審批並向合資格人士發放6,000元。
採取「先申請 先處理」
合資格人士可於10月3日至明年6月30日期間,向關愛基金秘書處提交申請表,如申請人所屬的家庭現時並未受惠於指定的資助計劃,需就其家庭符合相關入息限額作出書面聲明,詳情將於9月公布。羅致光表示,秘書處會增聘人手抽查申請個案,估計行政費用不多於派發金額的2%,但較永久居民的「派錢」方案為高。
秘書處會以自動轉帳方式透過銀行帳戶把津貼發放予合資格的申請人,申請人也可選擇親自領取抬頭支票。關愛基金會採取「先申請、先處理」作為「派錢」的先後次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