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部分新來港人士每月入息偏低,因租金昂貴要住板間房,希望獲派錢應急。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佩琪)在今次的「派錢」安排下,據估計,仍有逾2萬新來港成年人不符申請資格。從事文職的宋小姐,明年5月才在港居住滿7年,加上今年首季月薪7,500元,剛超出1人家庭的「派錢」入息上限。對於未能受惠於計劃,她坦言感到失望,並認為「派錢」只屬一次性,港府應制定長遠解決貧窮的措施。
來自內地的宋小姐,6年前隨港人丈夫來港生活,但其後離婚,現時是單身,與朋友合資租住私樓單位,每人每月支付3,000元。宋小姐現時在葵涌一家公司任職會計文員,月薪7,500元,僅僅較申請入息上限高200元。明年5月,宋小姐才在港住滿7年,正式成為永久居民。
入息略超上限感失望
因薪金超出入息上限,加上來港未滿7年,宋小姐始終未符合港府「派錢」安排的申請資格,與6,000元「擦身而過」。宋小姐坦言感到失望,她指現時通脹高企,日常生活開支大增,「租金、膳食開支很大」,如獲得6,000元,可略為減輕生活的重擔。
宋小姐認為,是次「派錢」措施可能「養懶」部分新來港人士,「有些人一來港就有錢收。」她又認為,「派錢」只屬一次性措施,長貧難顧,助人自助才是上策,港府不應單靠「派錢」,應該制定解決貧窮問題的長遠政策,例如增加興建公屋,紓緩基層人士的住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