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逾2萬「漏網之民」 盼政策助人自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部分新來港人士每月入息偏低,因租金昂貴要住板間房,希望獲派錢應急。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佩琪)在今次的「派錢」安排下,據估計,仍有逾2萬新來港成年人不符申請資格。從事文職的宋小姐,明年5月才在港居住滿7年,加上今年首季月薪7,500元,剛超出1人家庭的「派錢」入息上限。對於未能受惠於計劃,她坦言感到失望,並認為「派錢」只屬一次性,港府應制定長遠解決貧窮的措施。

 來自內地的宋小姐,6年前隨港人丈夫來港生活,但其後離婚,現時是單身,與朋友合資租住私樓單位,每人每月支付3,000元。宋小姐現時在葵涌一家公司任職會計文員,月薪7,500元,僅僅較申請入息上限高200元。明年5月,宋小姐才在港住滿7年,正式成為永久居民。

入息略超上限感失望

 因薪金超出入息上限,加上來港未滿7年,宋小姐始終未符合港府「派錢」安排的申請資格,與6,000元「擦身而過」。宋小姐坦言感到失望,她指現時通脹高企,日常生活開支大增,「租金、膳食開支很大」,如獲得6,000元,可略為減輕生活的重擔。

 宋小姐認為,是次「派錢」措施可能「養懶」部分新來港人士,「有些人一來港就有錢收。」她又認為,「派錢」只屬一次性措施,長貧難顧,助人自助才是上策,港府不應單靠「派錢」,應該制定解決貧窮問題的長遠政策,例如增加興建公屋,紓緩基層人士的住屋需求。

相關新聞
曾蔭權首開腔:籲市民挺遞補制 (圖)
黃仁龍:遞補制合法合憲 逐點反駁大律師公會 (圖)
律政司長逐點回應大律師公會4次聲明 (圖)
林瑞麟:立法時機已經成熟
民建聯工聯會表態支持
鄭家純:新機制可接受
反對派催谷遊行 圖迫政府撤方案
鄉議局新廈啟用 劉延東親函致賀 (圖)
香港各界慶回歸 明辦萬人嘉年華
林鄭3建議 為村民打開一條出路
鄉局新大樓 將變新景點 (圖)
分量十足:曾蔭權率團隊撐場 (圖)
新來港人士派6千元 料23萬人受惠 (圖)
新來港人士 (圖)
關愛基金派錢程序
逾2萬「漏網之民」 盼政策助人自助 (圖)
民建聯促助長者鑲假牙 (圖)
首季月入作派錢基準
綜援受助人下月有「雙糧」
郝鐵川談中共建黨90載 維護香港根本利益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