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星港兩個出版機構聯合出版一套大型文庫,平心而論,比之海峽兩岸的出版資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些事情也要由有心人先行先起來。我們的決心是有的,其經歷是艱辛而曲折的,不管怎樣,我們表達了以下的決心:
面對這個承先啟後的時刻,我們從毋庸置疑的動機考量,決心整合雙方(香港《明報月刊》與新加坡青年書局)的資源,不再以游兵散勇的「前現代」式(相對於「後現代」式而言)方法;經過相當時間的審度思考,決心推出《世界當代華文文學精讀文庫》,盡可能的為各地華文文學名家出版優秀的文集,力圖做到「華文文學大系」叢書式的「全球化」涵蓋面。
這套文庫由二十多位海內外學者、專家(以文學教授為主)投票選出來,他們是:王德威、王蒙、方梓勳、朴宰雨、李歐梵、李瑞騰、吳宏一、金聖華、林水檺、馬悅然、孫康宜、陳思和、陳平原、陳榮照、梁秉鈞、原甸、黃子平、黃維樑、弦、葛浩文、鄭培凱、潘耀明、蕭依釗、劉再復、鍾玲、聶華苓、嚴家炎、羅多弼。
香港也是華文文學的交匯之地,三、四十年代,為了躲避戰火及拘捕,不少進步藝術家、作家南來避居香港,此後經中國幾次政治活動,也有不少南來作家避難、並移居香港。如蕭紅、端木蕻良、駱賓基、戴望舒、許地山、徐訏、張愛玲等等,南來作家其中還包括了讀者最多的金庸和在香港長居的劉以鬯、葉靈鳳、曹聚仁等等。此外,海外、台灣作家經常在香港講學、參加文學活動不乏其人,四十年代,魯迅著名的講題:《無聲的中國》,就是在香港女青年會講演的。有見及此,大約在一九九一年,在曾敏之、劉以鬯及本人等的倡議下,曾發起在香港成立「世界華文文學聯會」,並在香港舉辦了成立籌備會議,當年的中文大學校長、獲諾貝爾物理獎的高錕,曾親自在籌備會議上致辭,認為在香港組織「世界華文文學聯會」是適時和具深遠意義的。可惜「聯會」因資金問題,遲遲未能成立,直到二○○六年十二月,才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式在香港成立。
在翌年即二○○七年,我們還出版了大型文學雜誌《文綜》季刊,目前已出版了十五期。刊物除了刊登來自世界各地華人作家作品之外,日本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先生,把他與美國學者朗諾.波思克、杰爾.邁爾森合著的《再造華登湖:東西方論美國文藝復興》中文版給予《文綜》由二○一○年三月起獨家發表,令人鼓舞。
自從中國內地的「鐵幕」卸下,台灣終止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香港作為文化的中轉站和橋樑作用的重要性,才逐漸失去了。
相對兩岸,特別是對內地來說,香港仍然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社會,只要內地對文學藝術仍有規範,香港的中轉地位仍然重要。自從內地開放「自由行」,內地遊客在香港購買內地禁書,其中也包括文學禁書,如高行健的作品等等。
香港地位特殊,自從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後,在「一國兩制」模式下,言論、出版、信仰還是相當自由和開放的,這使其可以「左右逢源」,也可以葆有文化橋樑和文化窗子的作用。
詩人艾青曾說過:「華文文學不但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非常豐富的傳統。華語是一個表現力極強的語種。華文文學可以和世界最優美的文學媲美。」他又說:「文化像水,像空氣,是會流動的;文化在交流中產生影響。只要善於吸收,善於借鑒,就會發揚光大。」
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信經過此次交流,對華文文學有促進作用。
(《香港與世界華文文學》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