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教授李敏表示,中藥「鉤藤」中的主要成份「異鉤藤鹼」,能有效清除積聚於大腦、導致帕金遜症的致病蛋白。香港文匯報記者嚴敏慧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敏慧、實習記者 皮曉琴)帕金遜症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惟現時並無根治辦法,西藥治療亦有不少副作用。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中藥「鉤藤」中的主要成份「異鉤藤鹼」,能有效清除積聚於大腦、導致帕金遜症的致病蛋白。臨床研究更顯示,帕金遜症病人飲用24周含有「鉤藤」的中藥複方,能改善患者抑鬱及食慾不振等非運動性帕金遜症徵狀,並能提高其溝通能力及緩減西藥副作用。浸大將啟動下一階段臨床研究,以了解加大「鉤藤」劑量及延長用藥時間的效果。
「鉤藤」為常用中草藥,其性味甘涼,有清熱平肝、熄風定驚作用,主治肢體震顫、驚癇抽搐等,現時會用於治療高血壓等疾病,過去亦有研究發現「鉤藤」對帕金遜症有一定效用。浸大中醫藥學院由2006年開始,通過人類、老鼠及果蠅的神經細胞模型進行實驗,發現「鉤藤」的主要成份「異鉤藤鹼」,可促進神經細胞的自噬作用,加快清除帕金遜症致病性蛋白「alpha-synuclein」,從而對神經作出保護,此為全球首次確認「鉤藤」治帕金遜症的藥理。
24周改善非運動性徵狀
研究人員亦於2007至2009年進行了臨床測試。47名病齡由1.5年至11年的帕金遜症病人(50歲至74歲),全部服食同等劑量西藥,一半人則同時飲用含「鉤藤」的中藥「加味六君子湯」沖劑,另一半飲用安慰劑。24周後發現,服用中藥病人的非運動性帕金遜症徵狀,如抑鬱、焦慮、大便困難及食慾下降等均有改善,而由治療帕金遜症的左旋多巴類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亦有所紓緩。
臨床未見不良反應
中醫藥學院副教授李敏補充,「加味六君子湯」成份包括鉤藤、黨參、茯苓及白朮等,為清代古方,治療期間未見病人有不良反應。「鉤藤」本身能治療手震腳震,但今次服用沖劑病人卻未見效果,她估計為中藥內「鉤藤」份量太少,患者服藥時間太短所致。
學院將招募122名帕金遜症病人參加第2階段臨床測試,並會加大「鉤藤」劑量,以進一步確認藥效。她強調,有關藥方只適合脾虛型患者服用,提醒市民切勿自行執藥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