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走台步》雜誌內頁
讀到《走台步》創刊號時,筆者不能否認自己是有驚艷的。並不特別華麗的小開本,捧在掌心剛剛好。薄薄的一冊,光看封面可能不會有最強烈的視覺吸引力,但一翻開就忍不住一直看下去、看下去,直到看完一整本。有極美的插圖內頁和極用心的內文。旅遊、書介、流行文化與音樂、創作人,這些內容的關鍵詞背後,都有一個令人心動的名字——台灣。
《走台步》是由「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資助,也是台灣首本專為香港年輕人創辦的新文化雜誌。目標受眾如此明確,就是香港,就是試圖探討兩地青年的文化興趣異同,但其背後所反映出的,卻是台灣獨立出版能帶給香港出版界與創作界的一些啟示。文化的台灣,靠什麼呈現給台灣之外的人?一批獨立出版人們兢兢業業地在其中耕耘著,只是我們往往不易察覺。
既為獨立出版,自然不同於主流市場,而更突顯閱讀興趣與文化的多樣性和非主流。雜誌是一種最直觀的映照,作為創辦方的一人出版社、南方家園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揣摩的是香港年輕人想看到一個怎樣不一樣的台灣,而一批香港作家諸如崑南、也斯、飲江、洛楓、俞若玫等也積極參與其間,台灣的新與舊、風光與文化,景點與園區,被串聯為一組豐富而生動的台灣印象,這種對城市內涵的細密探測,恰恰正是香港文化出版氛圍中最缺少的部分。
南方家園出版的安德烈.高茲《最後一封情書》中譯本,就像一本私密日記般用心而精緻,讓人愛不釋手。我們看到這樣的出版物,看到由獨立出版人推動的雜誌中那些記錄最平凡台灣街景的照片,內心會生出一種溫暖。在台灣,申請出版的途徑很多,幾乎每個帶著文學夢的大學畢業生都會渴望出一本詩集,向大學時光告別。不需要書號的層層審批,出版的成本和門檻都很低,一個人便可以將一間小出版社經營下去,把好的文字、善意的出版品帶給讀者。台灣的獨立出版群落又懂得聯合起來,增加曝光率,這便形成了一種可被延續的積極氛圍,在過程中也會發現一部作品、一個作者在文學之外的價值。
他們以這樣的形式回歸書的本質,將有內容的出版品策劃給不同面向的讀者,他們想做得長久,便也會想方設法將書賣出去,故而文本的鋪排和設計心意便更追求巧妙。像《走台步》這樣一本免費派發的出版物,最簡單的裝幀,卻有質素相當高的內在,放在包包中隨時拿出來翻,都不會厭,content provider做到這樣令人舒心,是一種出版理想被通過努力得來的實現。如何去界定一份刊物是否成功呢?其實對真正愛讀的人們而言,看到最好的東西並願意將這種好與人分享,已經足以證明刊物本身的吸引力。
《走台步》將台灣最美好的一面帶給了我們,也不禁讓我們思考,在香港,是否也可以多一些這樣的對美好的傾心竭力發現。 文:賈選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