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國家或企業規模較小 當希臘債務情況開始不穩定,不少外國官員及投資者認為該國只佔全球市場一小部分,影響不會太大;而雷曼兄弟及貝爾斯登「出事」前,其規模在美國金融市場也是微不足道。
錯估形勢 歐債危機爆發之初,歐元區官員認為是市場流通性問題,與償債能力無關,並將問題歸咎於「投機者」;美國2007年推出針對結構性投資工具(SIV)的計劃,解決次按問題,但成效不大,投資者期望有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投資者損失慘重 歐元區官員始終要承認他們一直否認的事實,包括希臘可能需要債務重組。向被視為「零風險」的資產現在可能有信貸風險;2008年9月,華府宣布接管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令「兩房」優先股變得一文不值。
憂慮氣氛蔓延 歐元區債券的傳統投資者缺乏評估信貸風險的經驗,當中極少人了解區內銀行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信貸衍生產品提供的實時資料亦非常有限;同樣地,「兩房」投資者均欠缺評估風險經驗。
短期融資危機 歐元區金融機構過分依賴短期融資,資金一旦流走,便容易引發信心危機;2008年雷曼兄弟及貝爾斯登亦面對相同困局,評級機構出人意料的舉動加深市場憂慮。 ■英國《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