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佩琪)死因庭研訊馬頭圍道塌樓意外後,建議屋宇署同時派出屋宇測量師及結構工程師「孖咇」驗樓。但有工程界人士認為,有關安排「沒必要」,指測量師可判斷樓宇結構、使用或維修保養有否問題;找出「徵狀」後,再交由結構工師跟進,較符合成本效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鄎h建議,屋宇署應縮短處理僭建物投訴的時間,加快發出清拆令,並成立跨局小組,跟進沒有法團組織的「三無」舊樓結構安全。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何鉅業昨日於電台節目中表示,屋宇測量師及結構工程師均擁有勘察樓宇專業資格。而測量師猶如「普通科醫生」,主要檢查樓宇整體狀況,然後把問題分類,再轉介至猶如「專科醫生」的結構工程師「對症下藥」,有效運用資源。他說,現時有業主不明白屋宇署維修令及清拆令內容,建議署方向業主提供專業意見及作出跟進,讓業主明白樓宇危險性,加快執行有關命令。
香港工程師學會結構分部主席林少書認為,屋宇測量師及結構工程師「行孖咇」,有可能出現互相卸責情況,拖長評估進度,無助解決問題。林少書指,當局應該嚴厲執行清拆違規建築物,屋宇署也應該加快處理發現有問題樓宇。
李慧遄G宜加快處理拆僭建物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酮Q日於節目中表示,屋宇署應加快處理新建僭建物的投訴,在半年內發出清拆令,並縮短執法時間及程序。她促請當局成立跨局及跨部門小組,針對「三無」舊樓,為沒有業主或法團的樓宇牽頭進行維修,確保舊樓安全達標。
另外,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屋宇署清拆違例建築的過程冗長,部分業主會利用法律程序上訴拖延清拆。有個案拖延10年仍未清拆,當局有必要改變這種「拖字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