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話說觀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02]     我要評論

葉 輝

 「老觀塘」說︰上世紀五十年代,觀塘道只是一片爛泥地,沿海濱的小路,在潮退時是唯一的通道了……他所描述的觀塘,對我來說是陌生的,話說四十多年前,我們一家從筲箕灣徙遷到油塘灣,那時才初識觀塘,有一段日子,每天都在觀塘打轉,鮮有走出牛頭角以西,觀塘彷彿就是生活唯一的領土了。

 到了七十年代,觀塘好像比旺角還要繁鬧,幾條主要的大街,路邊擺滿了小販攤檔,行人擠塞得幾乎寸步難移;廉租屋h已發展到樂意山,觀塘和牛頭角已連結為一個臃腫的地區了。戲院、紮作店、當舖、繡莊、茶樓、涼茶舖等一家又一家的消失了,銀行、超級市場、連鎖店、金舖、快餐店卻愈開愈多了。

 在網上看到一幀觀塘的老照片,時維五十年代,東九龍尚未開發,牛頭角道只是山邊的泥濘小徑,旁邊就是海濱,其時當然還沒有觀塘道……「老觀塘」說︰從前這裡很荒涼,要走半個小時才找到一家士多哩。我沒有追問下去,從前?究竟是多久從前呢?觀塘的領土愈來愈廣大了,我們親眼看見荒山開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屋h,海岸線也一次又一次的向海面伸延出來,愈來愈平直了,半個世紀以來,觀塘每天都起著變化,對「老觀塘」來說,那變化似乎是歷歷可見的,然而,對一個不斷搬家的人而言,觀塘的滄海桑田,倒像生活的每一天那樣平淡。

 數十年來搬來搬去,三年前終於第四度回歸觀塘,發覺公園對面的行人道是個小小的天光墟,每天清晨,販賣舊物的地攤鱗次櫛比,猶如一個古舊記憶的臨時展覽場。每一次回歸觀塘,都覺得這地方日漸老去,報攤那一家人,茶餐廳送外賣的伙計,文具店那對和善的夫婦,家具工場擺滿店前的雜物和胖胖的老闆……漸漸都消失了,便思疑天光墟的地攤展覽著的,是他們這些無名者在此地生活的唯一記憶。

 有一年,帶著兒子從鯉魚門乘船到筲箕灣,一起跑上馬山村,重臨我童年時代生活了差不多十年的山村,一路上覺得那裡的房子、店舖、石級通道,好像比記憶裡的影像縮小了許多,在村口時想像,那樣的一道天梯,至少要走半個小時吧,可只走了十分鐘便前無去路了,以為拐一個彎就是舊居,可是那幢住了六戶人家的石屋消失了……

 山邊的平台和房子都消失了,只餘一道鐵欄杆。我和孩子坐在欄杆前的石階上,那時,無從向孩子描述,他父親童年時的居所,竟然全然的和時間一起消失無蹤了。記憶裡的那幅空地,前面有一個斜坡,坡上架架疊疊的堆滿了木屋,也有一些樹木,密密的,只可以望見山下一條橫街的一角。

 再遠一點是電車路,然後是一排三層高的舊樓,其中一幢是學校,早上有穿白襯衫藍布褲的學生在紅旗和播音之間做體操,再從天台望開去,就是海港了。那時無法想像,那斜坡只有十多層樓那麼高——整個童年的空間,是怎樣在記憶所及的時間裡消失無蹤?

 想起幾個月前,在月華街公園目擊一次老樹搬家:公園對面的巴士站變成一個樓盤,樓盤內的一棵老榕樹在一夜之間連根拔起,遷徙到公園去了。老榕樹被木板圍起來,有一天經過,發覺圍板移走了,老樹支撐著鐵架,那時想:它還活著嗎?它會不會像天光墟展覽的舊物,只呢喃著無人聆聽的前生記憶?

相關新聞
百家廊:詩歌時代 (2011-09-02) (圖)
翠袖乾坤:造餅師傅的喪禮 (2011-09-02)
古今談:蘋果皮的傳奇 (2011-09-02)
琴台客聚:話說觀塘 (2011-09-02)
生活語絲:「名牌」美鈔 (2011-09-02)
一網打盡:有狗權冇公理 (2011-09-02)
記憶後書:英國現代雕塑 (2011-09-02)
百家廊:素餐風行海內外 (2011-09-01) (圖)
翠袖乾坤:難道早餐可免費? (2011-09-01)
海闊天空:仙境蓬萊 (2011-09-01)
琴台客聚:「策反」孫立 (2011-09-01)
杜亦有道:為時已晚 (2011-09-01)
隨想國:高 樓 (2011-09-01)
獨家風景:老爺子的書 (2011-09-01)
百家廊:夏天的事情 (2011-08-31) (圖)
翠袖乾坤:林艂i媒體保聲譽 (2011-08-31)
天言知玄:每周的考試 (2011-08-31)
琴台客聚:「小皇帝」的背後 (2011-08-31)
生活語絲:安仁古鎮 (2011-08-31)
隨想國:觀 光 (2011-08-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