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竊聽風雲2》口碑及票房皆出色。香港社會一向以金融推動,但電影界一直河水不犯井水,要回溯也只有電視劇《大時代》深入民心。《竊》系列其實不算高科技型的竊聽故事,反而闢出金融作為系列主線,是電影的一大突破。
電影儼如一堂金融課:由香港股壇歷史至今天的國際金融中心,由當日為華資出力的良心經紀至今天無惡不作以錢為先的「地主會」,電影讓我們這些普通的股民知道背景——除了歷史背景,還有現在天天發生的黑幕。但以我這樣的股票盲而言,一直等不到專業的技術評論,最令我感到戚戚然。
早前周顯在《明報》指出了《竊》 和《竊2》的一點錯誤。前者他是看回電視重播,見到戲中的股價有點數後三個位(如2.456),是現實中不存在的。而第二集他則進場看畢全套電影,最大謬誤莫過於古天樂能拿著一大包股票馬上沽出,他質疑證券行是需要先把股票拿到「中央結算存放,而且這些股票還要轉名,文件齊全,才可以存放」,但古天樂在電影中可以立即在多間證券行沽售。
第二個疑似錯誤明顯是很嚴重的,因為這關乎故事能否成立—吳彥祖之可以能擺佈古天樂為他造市,是因為古天樂能拿著一袋吳彥祖留給他的股票,到市面上不同的證券行以高價沽出股票。若只是為劇情需要便改了交易條例,實在是編劇一大罪。
有網民旋即提出質疑,說自己也試過到證券行立即沽售股票。我不是股票專家,以一般的股票買賣經驗而言,若透過銀行而非證券行,在沽售股票後,銀行不能立刻退回所有成交額到你的戶口,但為了方便你繼續投資,你可以用沽出的金額來作新一輪的買盤。不知道周顯先生所言是否如此,就是成交一向不能馬上進行,要待至兩天(銀行是兩天)的交易結算時間,但銀行一般會先墊差額,好讓客戶立刻投入下一場交易。未知小的證券行會否為了吸引客戶,寧可先付數,自己再和中央交易。至於轉名之說也是無法明解,希望不久後有高人出手指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