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表姐暑假參加旅行團,遊罷「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回來,問她此程可好玩?她答「無啖好食」;至於湖光山色,隻字不提。彭哥遊罷文化古城北京返港,同樣以「捱飢抵餓」來形容行程;至於長城風景,印象模糊。
原來旅程中「食」是如此重要。難怪近年香港流行飲食旅行團,由食家擔當領隊,嚐盡各地美食。這種旅遊方式,絕非我的「那一杯茶」。本人喜歡旅遊自由行,為了省錢,可以餐餐三文治醫肚;最闊綽的一次是在馬賽嗜喝馳名世界的魚湯,味道不外如是,每人花掉逾千港元。
所謂美食,因人而異,例如榴槤。
五度獲選為全球最佳的西班牙餐廳El Bulli 最近結業,竟然成為國際新聞。該餐廳鼓吹「美食分子」,廚房高科技設備,標榜世界最具創意的佳餚;地位崇高,但依然受抨擊。
例如甜品,深紅色的金薄片狀,像一條工藝精湛的項鏈吊墜;例如一道聞起來極像魚子醬的菜色,吃進口卻有哈密瓜的味道。如此美食,德國食評家卻批評它矯揉造作,在食物裡放添加劑,危害健康。
可惜,這種為食物注入變化萬千「生命」的所謂「創意」,如今已在全球的餐飲業穩佔一定席位。
El Bulli每年僅在六至十月開業,每晚只招待五十人(廚房員工卻有四十五人);最出名之處是擁有三十五道菜的晚餐,要六小時才能吃完,人均消費約三百至四百歐元;每年吸引逾二百萬人訂位,如願者僅得八千。由於El Bulli的「堅持」,餐廳一直虧本,老闆準備結業後,轉營烹飪學院。
El Bulli的主廚 Ferran Adria最近出書《改變我們飲食方式的男子》( The Man Who Changed the Way We Eat),穩踞銷書榜首。但書名裡「我們」這兩個字,曾引起食評家爭議,「我們」是「誰」?食物放添加劑,誰會接受?
我的飲食習慣,就絕不會受他(它)而改變。A的蜜糖,是B的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