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華人女導演陳寶玲的澳洲卡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澳洲華人陳寶玲(Pauling Chan)更願意說自己是一個電影人,而不只是導演,雖然她的第三部自編自導的長片、中澳合拍片《美麗謊言》(33 Postcards,內地譯為《幸福卡片》)今年獲得了悉尼國際電影節「社會貢獻獎」,該片女主演更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我只是有故事想講。」她卻謙虛地說。

做過演員,擔任過《生化危機》系列的監製,是成龍主演的《火拼時速2》的製片,從香港出發,在澳洲落腳,陳寶玲用電影跨越地域文化的差異。

《美麗謊言》9月初率先在內地上映,被行家評為「溫情大片」。香港觀眾則要等到11月初了。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美麗謊言》講述一位在澳洲服刑的犯人,為了贖罪,自願捐助一名中國內地的孤兒「妹妹」受教育。在「妹妹」的成長中,兩人通過明信片,分享各自世界里的心事,直至一次偶然去澳洲演出的機會,「妹妹」決心尋找自己的助養人,卻因此發現了對方的真實身份。其中,荷里活演技男星、曾出演《皇上無話兒》(King's Speech)的Guy Pearce飾演服刑犯人,將複雜、矛盾的心理戲表達得細膩而富有層次,是該片一大亮點。

 「故事的素材來自真實的生活。」陳寶玲在酒店大堂的沙發座上,優雅又不失平易,說話的聲音不大,卻有一種自然的吸引力。幾年前,她參加香港宣明會的慈善項目,在東南亞拍攝孤兒院的生活紀錄片,她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同一個願望。「就是想親眼見見他們的資助人。但我問過機構負責人,這種機會微乎其微。我可以想像,這對他們來講,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後來,我在澳洲的一家報紙上讀到另一則新聞,關於一位死囚犯,行刑前懺悔,表示願意捐出積蓄資助孤兒。我馬上將這兩件事聯繫起來,如果兩人有機會見面,會是怎樣的情景?」

 劇本完成得很快,她心中的男主角人選早已決定,Guy Pearce的眼神總在她眼前搖晃。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她把劇本送到了對方的經紀人公司,經過一層一層的審讀,到了Guy Pearce手中,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我很早就知道他對劇本很挑剔,這個故事能讓他感動,我就像中了彩票一樣的驚喜。」

 影片屬於中小成本投資,其中包含的犯罪、動作、風光等元素眾多,但陳寶玲沒想過要打造甚麼奇情大片牌。「我這些年開始偏愛看溫情片,電影除了3D的娛樂,也應該有其他的方式。」

 電影要傳播大愛無疆。「這不受國界、文化、種族,甚至語言的限制,是有關心靈的事。我想讓大家都體會到,人間有很多溫暖,也有很多重生改過的機會。」

揮抹不去異鄉人

 電影有跨種族的異鄉情,陳寶玲自己也是一個異鄉人。她和家人80年代移民澳洲,人脈、事業都被規整為零。最早從演員訓練班出身,逐漸在香港電影圈轉型,從昔日大導演張徹的武俠片中楚楚可憐的「花瓶」,到做幕後配音及字幕翻譯。「70年代以功夫片為主,男仔都是做英雄,女仔要麼做女朋友要麼當妹妹,還經常被人殺死,讓男仔去報仇。沒有好的劇本和角色讓女仔發揮,這和我當初的想像不一樣。」為了參與幕後製作,她還去美國UCLA修讀傳媒,即便這樣,澳洲的電影大門還是對她說NO。

 「80年代初,華人移民潮湧入澳洲,突然之間來了這麼多華人,他們會產生恐懼,我也時常有被人排擠的感覺。」不甘心放棄電影,她每天都翻閱大黃頁,給電影公司打電話,甚至親自叩門,哪怕一星兒半點的機會都要爭取。「當地人認為我人生地不熟,沒有人脈,又不懂當地的文化,做電影的機會是零。」

 她也時刻掙扎。「我每6個月都會作一次反省,想想自己有沒有盡力,是否要回香港。」連電話連接線生都聽熟了她的聲音,一次例行通話,對方告訴她,一位導演正找人做資料收集,但經費還沒有拿到,問陳寶玲願不願意做義工。「那個導演想拍一部有關華人社區的紀錄片,語言不通,我就幫他作訪問、翻譯,到最後連分鏡劇本都為他寫好。他很滿意,給了我2天的人工。我說,以後每周你只給我2天的人工就好,我想繼續做。」後來找她的導演多了起來,但都只給她每周兩日的人工,「現在看會覺得很蝕本,但做甚麼事,都要付出代價。如果這就是我入行的代價,我很願意去付。」

小人物,大意義

 陳寶玲心中,人情無論在生活還是創作中,都是重要主題。她出身表演世家,舅公是左派電影公司的電影皇帝吳楚帆,母親則是粵劇伶界中人,「我從小看了很多舅公的戲。他演了很多的小人物故事,人情味很濃,這些普通人的悲歡離合總是特別吸引我。《美麗謊言》其實也是關於普通人的故事,只不過我賦予了一種意義。」

 當初放棄香港事業基礎遠走澳洲,她也是為了親情。「現在年輕人也許會覺得很簡單,在外闖蕩江湖沒甚麼不好。但對我來講,事業可以努力,家人就絕對不能放棄。」後來,她的澳洲丈夫患癌逝世,在澳洲的電影事業剛剛起步,但為了要照顧2名幼女,她不得不捨棄外出拍攝的計劃,只留在澳洲拍廣告和電視MV以維持生活的平衡,「那段時間,我也得了抑鬱症,但是總有一種情感在支持我。」

 作為女性華人導演的一切不易,她都體會過。從當年700人中脫穎而出、考入澳洲國立電影學院的導演和剪輯雙學士課程的那一刻開始,她就證明了「只要堅持做你喜歡的,總會有好結果。」

相關新聞
黃詠詩在寒武紀喝一杯威士忌 (圖)
《寒武紀與威士忌》
慕達 閃耀舞台三十五年 (圖)
活動推介:小號大師Shunzo Ohno(大野俊三)Live in Hong Kong 2011 (圖)
活動推介:W創作社×邵美君《Love is Shit 愛是雪》
活動推介:太古新力量:「寧峰的巴格尼尼」 (圖)
華人女導演陳寶玲的澳洲卡片 (圖)
影音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計算準確 (圖)
樂.人:比光明更亮,比黑暗更黑
視事追擊:《英倫望族傳》橫掃艾美獎 (圖)
百家廊:斯佳麗與林黛玉 (圖)
翠袖乾坤:音樂人生
古今談:奇異的雲南古地中海
琴台客聚:在圖書館聽見心臟的跳動
杜亦有道:祝您成功
一網打盡:一字戒之曰貪
記憶後書:2001太空漫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