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普通話講堂:有趣的語言現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18]     我要評論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語意濃郁。正是由於其豐富多樣的變化,加之語句組合自如,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語言現象。

諧音字詞 語帶雙關

 諧音雙關是指讀音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在造句時表面上是一個意思,其實暗中卻隱藏著另一個意思的語言現象,人們看了,別有一番趣味。

 有一年,乾隆皇帝過生日,劉墉也送來了禮,只見那禮物是堆得尖尖的一木桶生薑和一株小松樹,看上去兩樣禮物加起來也不過幾両銀子而已。這時劉墉遞上禮單,太監便當眾一唸:「薑山一桶,萬古長青。」此時乾隆一聽,竟連聲說:「好!好!這是朕壽辰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在這個故事中,劉墉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薑山一桶」與「江山一統」的諧音雙關,花費不多,卻大大討得了乾隆皇帝的歡心。

不同方言 理解有別

 由於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受到地域、社會環境或方言背景等因素影響,詞語的差異同樣鬧出了不少笑話。

 有一位台灣朋友第一次到大陸,到風味小餐館裡用餐,見菜單上有一道名叫「炒土豆絲」的菜,心想:大陸廚師的刀工真是不得了啊!居然能把土豆切成絲!便點了這道菜,要見識見識。不一會兒,炒土豆絲端上桌來,這位朋友只看了一眼就不高興了:「這怎麼是土豆絲呢?這不是騙人嘛!」原來,「土豆」在大陸指的是馬鈴薯,在台灣則指花生,按照台灣人對土豆(花生)的理解,要把土豆切成絲談何容易?

同音異義 易生誤解

 同音詞是指語音相同但意義有別的詞語。如果只聽讀音或從字面上理解,便會鬧出笑話。

 曾有一位外國客人對其中國朋友說:「你們中國人時間觀念挺強的呀!」朋友不解,問:「何以見得?」外賓說:「瞧,你們的街道旁很多地方都寫著『早點』,不是在提醒自己嗎?」朋友笑了:「這裡的『早點』一詞在中國語言中是『早飯』的意思,要表達『早一點兒做事情』這意思時,中國人通常讀做『早點兒』,這樣就能與『早點』區別開了。」

 語言,特別是漢語的豐富多樣,生動活潑,讓我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深邃幽微。

 ■資料提供:楷博語言培訓

http://www.putonghua.com

(本文小題為編者所加)

相關新聞
迎戰新學制系列:「雙軌年」學位不足 自資校3招紓困 (圖)
部分未發課程資料 學生缺資訊參考
盼政府助建電子圖書館
孫中山銅像教院揭幕 (圖)
外人擅闖博宣傳 浸大發聲明澄清 (圖)
校友創口碑分析器 獲理大基金嘉獎 (圖)
教育自由講:開拓APPS商機 人才需求殷切
港產鋼琴美少女 奪國際賽雙料冠軍 (圖)
黃蔚然威水史
流住鼻水彈琴 靠專注克服 (圖)
海外升學秘笈:赴英深造 經濟省時
16港區人代考察UIC (圖)
普通話講堂:有趣的語言現象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扶助弱勢社群 共創多元社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