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帶領香港記者參觀內地豬場。香港文匯報記者羅敬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敬文 廣州報道)本港通脹逼人,豬肉價格不斷飆升。內地供港豬場指豬隻飼料來價及員工薪酬上升,今年豬隻成本價已上漲約20%至30%。有部分豬場因內地價格較高,寧願把豬隻在內地銷售,亦不願運港銷售。本港豬隻可能因供應緊張而價格上升。
本港通脹不斷升溫,近月豬肉價格已升近10%,現時每年內地供港豬隻多達200萬頭。廣東廣三保養豬有限公司,在內地已設有4個養豬場,每年供港豬隻約19萬頭,並有意明年3月在開平市新設養豬場,並會向內地當局申請成為供港豬場的資格,每年增加3萬頭。昨日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帶領香港傳媒參觀該豬場。
港價不高 就地銷售
廣東廣三保養豬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煥彲表示,今年豬肉價格上升,與生產成本價格上漲有關,但難預期年底是否會持續漲價。
他稱,今年初起飼料來貨成本上漲,員工薪酬亦有所調整,使整體成本增加約20%至30%,以100公斤(港制約165斤)的豬隻為例,成本便要1,500元人民幣(約1,833港元)。換言之,每港斤的成本為11.1港元。
不過,崔煥彲表示,內地豬隻零售價加幅較香港為高,香港加幅只屬溫和。他稱,有不少養豬場知道某批豬隻因質素或品種問題,即使運往香港亦難以較高價格出售,便寧願改把豬隻在內地出售,以賺取更高利潤,或會因供港豬隻供應減少而價格上升。
飼料用藥 備存紀錄
在中聯辦的安排下,本港多家傳媒的記者獲安排參與供港豬場的運作,任何進入養豬場的員工及參觀人士須接受徹底消毒,而豬隻飼料及用藥亦備存紀錄,有關豬隻在推售前已加入電子耳標,並隔離7日後便裝運車輛,加上封條運往香港,有關訊息會透過互聯網傳送至本港檢查貨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