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參加選委選舉的「社福同心」16位註冊社工,與戒毒人士夾band。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年輕人吸毒問題備受社會關注,但原來戒毒過程同樣是解決吸毒的重要一環,可以避免已戒毒的人重蹈「毒海」。4位曾吸毒的過來人,重投社會後於一個社區中心任職活動工作員,向需要接受中心服務的戒毒人士,分享由誤入歧途到改過自新的經歷。以「社福同心」名單參加選委選舉的16位註冊社工,昨日就到社區中心,與4位活動工作員,「夾band」分享社工心路歷程,同時指出現在的社福政策欠長遠規劃,期望為業界發聲,更說改過自新的青年活動工作員恊發他們要為業界爭長遠完善的社福政策。
置身於20多歲的年輕活動工作員中,花名「麥兜」的40歲活動工作員顯得格外突出,他回顧沉淪「毒海」的20年,直言自己14歲就開始吸毒,曾經試過戒毒又重蹈「毒海」,最後下定決心戒毒,過程辛酸及幾經掙扎,幸好得到社工協助;又指到當時接受不了入戒毒村要「剃光頭」,但社工一句要「陪佢剃光頭」,陪他捱過了那段掙扎的日子,故重投社會後決定以自己的經歷,改變別人的路。
批現時政策不利合約員工
其中3位活動工作員脫離「毒海」的過程,「社福同心」社工陳曉暉都曾跟進過,陳曉暉於分享會上多次讚揚青年人戒毒期間的毅力,同時了解到青年人的心路歷程而大有恊發。不少社工則認同現時政策令上述合約制的活動工作員,欠缺穩定的工作條件,有礙他們與「同路人」分享,解決社會上不少的社福問題。
身為「社福同心」領軍的邱浩波坦言,不認同外界一直指社福界別的選委選舉是「建制派及民主派的對決」,強調團隊的理念,是不斷向政府反映業界及社會訴求,希望訴求得到正視,他又希望外界焦點是社工的「專業背景」,而非「政治背景」。另外,被外界指稱曾經濫藥的卓冰峰,昨日澄清自己無吸過毒,笑言自己參與協助年輕人的戒毒工作,與他們可說是「融和」了的關係,但強調並非濫藥的過來人。■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