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早前公布的惠港人民幣措施,大部分已落實。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子豪)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訪港提出多項撐港金融措施,其中兩大人民幣回流渠道,即RQFII及人民幣FDI,近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估計最快年底前可獲批投資內地。回流渠道成形,可為本港帶來更多如人債、人幣貸款等商機,令在港沉澱的逾6,000億元人民幣變成活錢,讓存戶及投資者獲得賺取更高回報的機會。
兩大人民幣回流渠道FDI及RQFII相繼落實後,不止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由兩者衍生出來的融資機會,亦為香港帶來眾多人民幣融資業務的機會,如發債及放貸,深化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截至今年首11月,本港已有78筆、共約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人債在港發行;滙豐更預料,明年本港人債發行規模最多可達至3,100億元,整體規模更增至4,000億至4,500億元。
明年發人債料達3100億
何以兩大人民幣回流渠道可促進本港人民幣業務機會?首先在FDI細則落實後,連同港商在內的外地企業,可以人民幣到內地作實物投資,將令本港逾6,000億元的人民幣存款資金池,提供更多投資出路;再者,內地投資市場龐大,勢衍生更多來港進行的人民幣融資機會,刺激本港人民幣貸款需求以及人債市場。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在一論壇中表示,截至今年11月,本港已錄得78筆、約1,000億元人債發行,發債體包括跨國企業及國際金融機構。出席同一場合的滙控香港區總裁馮婉眉認為,本港離岸人民幣將續受支持,帶動本港人民幣債券及股票的發展,其中人債發行規模,料明年全年發行額達2,600億至3,100億元,即整體規模增至到4,000億至4,500億元。
滙豐接人民幣銀團查詢
至於本港人民幣貸款亦勢頭良好,總體規模至今已達190億元,馮婉眉認為,企業以人民幣貸款作融資更為方便,因可省卻人債發行所涉及的路演及其他成本;她續指,在人民幣貸款日漸普及下,亦催生其他融資方法,如人民幣銀團貸款,又透露滙豐已接獲不少有關貸款的查詢。
合和公路基建董事副總經理陳志鴻透露,公司會選擇時機於香港發行人債和借人民幣貸,為內地項目融資,以取代內地較高息的貸款,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中華廠商會會長黃友嘉亦指,在港借人民幣較吸引,除因本港貸款利率較低,如款項之後再經FDI於內地暫存,同時享較高存款利息,變相增加回報。
央行:將完善清算體系
人民銀行貨幣二司司長李波表示,將促進國家財政部未來會定期來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以創新本港的人民幣投資產品。李波又指,副總理李克強早前公布的惠港人民幣措施,大部分經已落實,但有感目前人民幣跨境使用可兌換性不足,清算體系亦未臻完善,未來會積極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