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滙豐預料,明年本港人債發行規模最多可達至3,100億元。圖為今年8月,人民幣國債在港發行。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馬子豪) 至於另一人民幣渠道—外商直接投資(FDI),自10月12日商務部落實相關管理辦法後,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黃峰昨透露,至今已批出74項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項目,涉額165.3億元,其中經香港的直接投資佔總量的70%,顯示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性,又有助本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今年為止,來自本港的外商投資佔整體達65%。
在74項人民幣FDI當中,13項因投資額逾3億元,以及涉及水泥、鋼鐵及電解鋁等宏觀調控項目,均須經由商務部審批,其餘則屬小規模項目,只需經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報送。
黃峰又指,合法外地人民幣資金,可經FDI渠道回內地購買實業外,經聽取市場意見後,亦容許企業透過FDI直接投資增加註冊資本,以及償還貸款。
合和公路擬FDI集資
自人民幣FDI於10月中推出後,本港工商業普遍歡迎措施,其中合和公路基建董事副總經理陳志鴻表示,集團正研究透過FDI為其內地項目集資,其中一至兩個項目已上交商務部批准,預期很快完成。
業界冀放寬投資類別
亦有業界表示,期望措施實施日久後,可放寬3億元的審核門檻,以及可供投資的類別。中華廠商會會長黃友嘉指出,透過FDI返到內地的資本,不能投資金融產品,無助資本增值,期望在足夠監管下,可容許人民幣在內地投資低風險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