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人民銀行貨幣二司司長李波表示,未來會積極改善清算機制。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子豪)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訪港提出多項撐港金融措施,近日相繼落實,其中兩大人民幣回流渠道,即RQFII及人民幣FDI,近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分別已接到逾10份及74個項目的申請,估計最快年底前可獲批投資內地。業內指出,兩大人民幣回流渠道相繼落實後,將可為本港帶來更多如人債、人幣貸款等商機,令本港的人民幣離岸業務邁上新台階。
最快料月底前推出
容許中資券商投資內地A股及債市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消息指最快有望在本月底前推出,而本港證監會更已接獲10多份RQFII產品的申請。另一容許外資以海外人民幣資金回內地投資實物投資的外商直接投資(FDI),自10月中推出以來,短短兩個月內已批出74宗項目,涉額達165.3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七成款項乃經由香港返回內地。
所謂RQFII,為本港中資基金公司可赴內地債市及股市投資,此後在港發行相關基金產品。上海證券報昨日引述接近監管層消息率先報道,RQFII極可能在月底前推出,以將有利增強在岸及離岸人民幣資金循環。昨日在港出席論壇的人行及港府財金官員,均對傳聞三緘其口,未有透露確實推出日子,只謂進展如火如荼,細節將會盡快公布。
本港業界認為,隨著兩大人民幣回流渠道FDI及RQFII相繼落實後,不單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而由兩者衍生出來的融資機會,亦可為香港帶來眾多人民幣融資業務的機會,如發債及放貸,深化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
證監接逾10產品申請
人民銀行貨幣二司司長李波昨在港出席研討會時未有回應傳聞,只謂目前正制定RQFII相關辦法,冀短期可以推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亦拒絕置評,只稱不久將可落實。
負責審批本港相關投資產品的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則透露,本港基金界已就申請發牌接洽證監會,至今共收到10多份產品建議書;而產品的投資比例,大多為八成投資於內地債券,但產品最終可獲審批,仍要視乎有關基金公司能夠獲得RQFII的配額。
恒生:200億額度太小
RQFII初定投資比例為八成債券,兩成股票;首度予港的總投資配額為200億元,由入標基金公司競投,每間所獲配額或有所不同。昨出席同一場合的恒生執行董事馮孝忠指出,冀將來RQFII可不限券商及基金參與,成為常態批核;又對比本港人民幣存款已逾6,000億元,惟200億元的RQFII配額實屬太小,冀未來可調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