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工聯會麥美娟(右二)表示,市民面對通脹無計可施,希望政府增加食材供應來源,引入競爭機制。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麗珠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麗珠、林曉晴)內地食品價格雖已回落,但本港食材價格仍然高企,市民今天「做冬」格外艱難。工聯會的調查發現,本月「兩R一湯」的家常菜平均動輒89元,較年初上升13.7%,亦較11月上升1.5%,香港仔街市「榮登」12月R價最高的街市。全港18區街市有14個錄得雙位數升幅,北角渣華道街市貨品售價較年初上漲21.5%。
今年本港通脹嚴重,年初用78.4元買到的家常菜(梅菜蒸鯇魚、菜芯炒牛肉和薯仔番茄瘦肉湯)食材,本月要89元才「有交易」。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1年來監察全港18區街市有關食材價格,發現本月食材價格比1月上升13.7%,鯇魚平均上升30.9%,瘦肉升16.1%,牛肉升9.3%,番茄升13%,薯仔升7.7%,唯有菜芯稍降2.7%。
14個街市錄雙位數升幅
全港18區之中,有14個街市錄得雙位數升幅。渣華道街市及深水鶗_河街街市食材價格升幅最高,分別為21.5%和20.9%,升幅最低是灣仔街市,僅升3.4%。北河街街市依然是全港買R最平街市,本月購買「兩R一湯」只需84元,而買R最貴的街市是香港仔街市,要93.5元才能買到該「兩R一湯」。
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麥美娟表示,內地食品價格回落,但本港食材零售價格並沒因此下降,相信與人民幣匯率高及供應商無減價有關。她要求,政府盡快增加香港食材供應來源,引入競爭,降低價格。她又指出,中產區和貧民區食材價格相差日漸收窄,市民面對通脹無計可施,連跨區買R亦不管用,而新市鎮受領匯街市壟斷,價格高企。她要求食環署興建街市,紓緩基層市民生活壓力。
綜援家庭兩年未吃牛肉
居住在天水圍天晴h的劉先生,一家兩口靠綜援生活。他表示,區內沒有食環署街市,食材貴,而且交通不便,難以跨區買R。因為通脹,他和15歲的兒子過去兩年沒買過牛肉吃,2斤菜芯要分3天食。今天冬至,他表示不會加R慶祝,只希望政府善用附近空置10多年的土地興建食環署街市,打破領匯壟斷。
|